第26章 官家无私事(一)
南宋的皇城在杭州凤凰山。东起凤山门,西至凤凰山西麓,南起苕帚湾,北至万松岭,方圆4.5公里。皇城内有皇宫,是皇室的居所。
现在赵嘉仁搬到了与皇城隔着西湖对望的后乐园,其中一大理由就是皇城的建筑和涂装材料普遍含有汞、铅、砷等元素,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人体有不可逆的损伤。现在皇城大部分成了朝廷的办公场所,一小部分作为仪式性场所。
走在皇城中,秦玉贞忍不住皱眉。理论上这里才是赵嘉仁的家,而这个家现在正在大兴土木。修建的所有建筑都是给朝廷各部使用。
“却不用着急。我觉得大概也就是百十年,首都大概还会迁移到开封。那时候就可以充分设计一个符合需要的完美城市。”赵嘉仁淡然说道。
“百十年?你再活百十年?”秦玉贞不解的问。
“我只是说趋势,甚至不用百十年。只要天下太平,黄淮平原在五十年内就会恢复元气,那时候迁都就变得非常必要。”
秦玉贞没有接这个腔,因为乃是赵嘉仁的事情,而不是秦玉贞的事情。夫妻两人又走了一阵,秦玉贞手指那些正在建设的房子说道:“原本我觉得铁筋水泥的房子太硬朗,住了这么久才感觉到好。只要把地下架起,不和泥地接触。潮气就低了许多。”
和赵嘉仁改建的后乐园一样,那些正在建设的新建筑都有一个地下室,这种模式在大宋是由赵嘉仁先提出并且实施。在21世纪,大部分像点样的中国楼房都是如此。倒是在美国,因为普通人住的都是便宜木质房屋,纯粹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值钱商品房比例其实很低。
回想过去,赵嘉仁笑道:“宋理宗当年只是在皇城里盖了一个亭子,就被反复抨击。木头还是没办法和铁筋水泥相比。”
大宋的建筑多数都要用到木料,木料会变型,有种种建筑模式上的限制。还有吸潮、发霉、被虫蛀等问题,同样存在易燃的风险。看着工地上那些预制板,赵嘉仁只觉得非常自豪。至少大宋人民可以提前进入一个新时代。
夫妻两人边说边走,此时天色已经晚了,在皇城里面的道路两边都挂上了气灯。玻璃罩内放出明亮的白光,将附近的道路照耀的一片明亮。两人正准备回家,却有人走到了道路上跪倒。这下警卫员们立刻上前围住此人,虽然听到那人在喊叫些什么,却也听不清楚。大概知道这人正在高喊“官家”,貌似是个想拦路喊冤的。
在封建时代,拦路喊冤大概是普通百姓的尝试通过走体制内渠道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因为在古代大概只有秦朝才是一个主动的法治国家,其他朝代的法律只是为了被动应对问题。看着这个人,赵嘉仁忍不住想起白天的徐俊如,便是在朝廷内部,徐俊如也是个拦路喊冤的家伙。当制度只存在发号施令与被动应对的手段,实际上就会发生这样的局面。主动的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几千年来大概只有秦朝和新中国而已。
想到这里,赵嘉仁心中忍不住生出怜悯之意。他叫过警卫队长,“去问问怎么回事。”
警卫队长连忙说道:“官家,这个人看来记得你的容貌。他说他是当兵退伍,黄河战役的时候立了功,现在接了些工程。我们先查这个是不是受了什么人唆使。”
赵嘉仁无奈的点点头。夫妻两人回到家,秦玉贞问道:“三郎,你很在乎那个拦路之人?”
“我不是在乎那个人,而是觉得这制度问题太大。我们也顾不到百姓,百姓们也没办法和朝廷通气。”赵嘉仁叹道。
秦玉贞不解的看着赵嘉仁,便是聪明如她也没办法想象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但是对赵嘉仁来说,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可都是他有所了解的。据说随着知青下乡之类的技术普及,村头都立起了大喇叭。每天来个‘最高指示’,虽然村民对于遥远北京的事情其实没啥概念,但是这样的存在让大家知道中央虽然看不到摸不着,却是每天都存在于身边。后来有了电视,大家的认识范围就更大。制度就是存在,并且起作用,还在慢慢变好。
然而在大宋,这个制度根本就没有覆盖多少人,能提供的社会服务更少。不管是拦路喊冤的那个人,或者是愤青徐俊如,又或者是官家赵嘉仁,都面临这个问题。
不管赵嘉仁怎么想,一天24四小时一秒不会多,一秒也不会少。只要是工作日,他就得忙碌。两淮产业布局会议完成之后,那帮知州们中进士出身的家伙对于在两淮实施土改意兴阑珊。那些非进士出身的虽然热情很高,却明显不知道该怎么做。
赵嘉仁在周休日那天请文天祥到家吃饭,文天祥上来就先问有关理学和土地私有制之间的关系。赵嘉仁便从书房拿了一个册子给文天祥。这是赵嘉仁审定的《秦汉土地所有制以及土地经营初探》。
依托大宋的文化水平,赵嘉仁从故纸堆里面找出了他想要的资料。这个资料理出了一个体系,在当年的关中、巴蜀、汉中三大平原上,秦国制订了各种管理体系,从种植的作物,耕种,播种,降水管理,层层明确的体系确保了粮食生产最有利于国家管理。
文天祥一目十行的看过去,他这样的状元自有过人之处。看完之后文天祥又返回头看了一遍,这才满足的说道:“官家,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这次叹服的感觉尤其真心。”
听了文天祥的话,正伏案写东西的赵嘉仁抬起头,用嘲讽的语气说道:“宋瑞,你可知道我为何看不起文人。秦汉过去千年,文人竟然写不出一篇能够讲述秦汉强盛道理的论文。真真是无用至极。”
文天祥年轻时候就颇为自傲,以文人相轻的态度,加上文天祥家的豪富,他当然看不起其他文人。现在又经历许多,听了赵嘉仁的话,自然是点头表示赞同。
赵嘉仁放下笔,“这个书我准备全国发行。而且在报纸上要做宣传。”
“给书做宣传,官家不怕弄到洛阳纸贵么?”文天祥笑道。
“我这么做是为了实施土地国有制做准备,认同这个制度的人越多,在未来的斗争中胜利的几率越大。你想,那些进士地主若是坚持反对土改的态度,那是一定要乱。”赵嘉仁给了答案。
文天祥文:“官家是想通过这些书让进士们选择支持土改?”
赵嘉仁摇头,“我可不敢妄想我是靠一张嘴就能说服世界的人,这个书顶多是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也势在必行。”
文天祥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赵嘉仁说的都是大实话,肯定会有许多进士和地主们选择对抗,甚至是武力对抗。到现在为止,的确不少人歌颂赵嘉仁的文治和仁德,但是压倒性多数的人都称赞的是赵嘉仁的赫赫武功。赵官家手里掌握着现在全天下最强大的军队,赵官家也是现在天下最会用兵之人。
“官家要我做什么?”文天祥开始下一个问题。
“我想让你做两淮提点刑狱,兼了两淮的学社总长,在两淮巡视。我已经选定了几个地方准备全面开始土改,你还得多给这帮年轻人些指点。”
“可我现在还负责谢道清等人的事情。”文天祥说道。
“哼!”赵嘉仁忍不住哼了一声。他原本很想用非常现代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看冷宫也未必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赵嘉仁完全可以用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不过赵嘉仁最后还是忍住了这个诱惑。他说道:“我想由我来出资,建立一个安抚机构。用来赡养那些鳏寡孤独之人。”
“官家若是这么想,的确是善举。”文天祥立刻表示赞同。
“或者从户部里面分出民政部和税务局。”赵嘉仁接着问。
“又要分一个出来?”文天祥很是讶异。
六部制度一直是传统的中国模式,各朝各代都有自己在六部下建立的各司。赵嘉仁的模式是干脆建立新的部,虽然新部的首长名叫部长,六部的首长还叫做尚书。可是这变化还是过于激烈。
“是两个。而且我准备制定宪法。以后所谓的祖宗制度就不再存在,官家也不再是口含天宪。而是有明确的宪法。”赵嘉仁说着就有些激动起来。
“为何要这么麻烦?”文天祥很不解。
“有了明文的宪法,就有了讨论的基础。譬如,宪法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是大宋作为唯物主义国家,不提供宗教组织肆意横行的自由。”赵嘉仁讲道。
“这……,倒是有道理。”文天祥微微点头,“可这还是有蛇足之嫌。”
“不。有了宪法,就有了法律基础。而且也有了明确的敌我之分。反对法律的,自然是违法,违法当然有国家的制度来应对。如果规定了土地国有的制度,那么坚持土地国有的就可以根据宪法采取处置手段。而且以后若是发生变化,只要宪法还在,就可以针对不符合宪法的情况拨乱反正。”
“这……官家下旨不就行了?”
“切。宋度宗下过什么像样的旨意。”
这话一出,文天祥脸上的表情非常精彩。好不容易把大笑给憋回去,文天祥说道:“官家,你和我谈这个,我是不是该两股战战汗不敢出?”
赵嘉仁与文天祥都是洒脱人,这话一出,两人忍不住都大笑起来。一位官家谈论之前的官家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上,那大概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要对之前的权臣大开杀戒。然而赵嘉仁没有这个意思,文天祥也知道赵嘉仁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那么这件事就变得非常有喜感了。
笑了一阵之后,文天祥擦掉眼角笑出来的泪花,对赵嘉仁说道:“官家,我读出师表,看诸葛丞相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时候觉得这种事情非常悲愤,没想到真的与官家谈论此事,竟然如此开心。”
“若不是心有怨恨,我等当然不会伤心。”赵嘉仁也爽快的答道。
这一对君臣讨论着他们的理想,倒是非常开心。而宋度宗时代最大权臣的贾似道此时则看完了《秦汉土地所有制以及土地经营初探》,他放下小册子,叹了口气,对长孙贾唯信说道:“大郎,你那这个过来想问什么?”
“阿祖。我想问这个可否真如此。”贾唯信答道。
“是真的又如何,是假的又如何。”贾似道看着非常感慨。
心中感慨了一阵,贾似道看着家里最有前途的长孙还是沉默的等待答案,他也只能思忖起来。贾似道虽然坏了事,被贬斥到广州,但是贾似道毕竟不是宋奸,也不是不坚定份子,而只是个罪人罢了。
大宋对于宋奸和不坚定份子有很多隐性株连,但是对于罪人就没有这个限制。所以贾家在大宋危难之时投奔赵嘉仁,继续坚持抗击蒙古入侵。反倒是意外的获得了重整旗鼓的机会。
现在贾似道的长孙贾唯信已经因为赵官家推行桑蚕生产而得到重用,现在成了杭州农业厅的实权正处。即便谈不上炙手可热,却也是前途似锦。
然而对于《秦汉土地所有制以及土地经营初探》,贾似道心里面是非常不满赵嘉仁的。若是在贾似道公田改革之时,赵嘉仁就能把这个拿出来,贾似道就一定不会走错路。而这里面的内容明显是赵嘉仁当时执行的手段。也就是说赵嘉仁在当时大大的藏了一手,借着贾似道的改革,暗中增加了赵嘉仁的力量。
“赵嘉仁那小子阴险狡诈,这个书……”贾似道开口了。
贾唯信听的认真,就在他觉得爷爷要批判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就听贾似道说道:“这个必然是真的。”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15/15807/403575854.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