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出兵河南,台亭对峙
九月八日,沈晨抵达南阳前线堵阳。
作为汉中王麾下左将军兼太子太傅,为坐镇南阳的边关大将。
沈晨下属四名主要将领,分别为虎威将军甘宁、讨逆将军文聘、鹰骑将军张绣以及建威中郎将吕常。
其下又有张泉、沈桃、刘威、周坚、王介、吴硕、韩湖、赵濬、李颖、霍漾、吴当、吴涛、单彝、州泰等人为军中校尉、司马。
文官方面有周不疑、邓艾、谢晖、张黎、胡沔、李求等数十名师弟、弟子为军中参谋、文书。
南阳八万兵马,皆以这些人为统率。
而文聘善守,所以沈晨命令文聘带着部将张泉、王介二人领五千人镇守丹水防备武关。
其余兵马散落在南阳各地,又以宛城、堵阳、博望、叶县等地为主。
沈晨到堵阳之后,立即召见了甘宁、张绣和吕常。
三人当中,吕常年龄最大,今年五十七岁。张绣次之,也已经五十五岁了,头发黑白交错,变成了灰色。甘宁最年轻,五十二岁,体魄依旧雄伟。
现在南阳军其实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高级将领老年化,其中大部分中高层将校来源都是早年荆州军蔡瑁张允等人的部下。
这些人当时都已三四十岁,现在普遍年龄在五六十岁左右,如刘威、周坚、王介、吴硕、韩湖等人都是如此。
好在沈晨培养了大量年轻军官,军队的老弱裁减也落实得较为彻底。留下来的精锐都是之前二十来岁上过战场打过仗的老兵,现在也大多在三十来岁,正处于壮年。
并且军队也不断补充年轻精壮,使得底层军队的构架是三十来岁的精锐老兵为伍长、什长等下级军官的结构加上二十来岁精壮精英的新兵组成。
多年训练加上偶尔与曹军实战,战斗力还是非常高。
此刻沈晨在堵阳议事厅召集三名大将,张绣最先进来,见到沈晨拱手说道:“左将军!”
“张将军坐。”
沈晨摆摆手,都是老朋友了,没那么多规矩和讲究。
张绣就老实坐下。
早年因为蛇鼠两端的问题让他在军中地位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不过幸好关键时刻清醒过来,在平亭之战出兵帮助了刘备,这才能够混到一个杂号将军的名头。
否则以他在曹魏那边杀曹昂、典韦、曹安民的罪责,大抵也就跟历史上一样,忧惧而死,然后子孙又被曹丕被诛杀灭族。
只是自此之后他就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他原来那一批西凉铁骑是跟着他叔父张济打天下的,现在年龄也普遍都在五六十岁左右,基本上已经失去战斗力。
要换了曹魏大抵就是夺了兵权给个闲散官职或者找借口处死了,但刘备见他当初出兵有功,于是叮嘱沈晨,希望能够妥善安置好张绣的问题。
沈晨于是在当初的全员裁军当中,将那部分年龄偏大的西凉军骑兵都安置在了地方务农,让他们与家属居住,成立村庄聚落和乡亭。
之后又利用当初张绣从关中带过来的马匹,让张绣军中的兽医专家进行培育,繁衍新的马匹种群,同时征召精锐士兵,以及那批西凉老卒中两子以上家庭的长子入伍,训练出五千骑兵。
当年张济从关中带了一万铁骑过来,与刘表打仗,与曹操打仗,几番战斗,剩余不过六七千人,他们的家属也带了过来,曾经被刘表控制,现在也都让他们团圆。
自此那些西凉老卒就在南阳落叶生根。
如今这新的五千骑兵就由张绣统领,这对于一名曾经蛇鼠两端的人来说,已经是极大的信任,亦是让张绣对刘备心生敬佩,难免感怀,从此低调做人,安于听令。
不一会儿甘宁和吕常也进来,甘宁不用多说,虽然五十来岁,却走路虎虎生风。历史上他就常年带兵为东吴西陵太守,死的时候不是公元215年,而应该在公元219年年末或者公元220年年初,也就是明年或者后年。
因为《三国志·潘璋传》在当时还有对甘宁的记载,说219年年末天下又发生大规模瘟疫,甘宁大抵是染了瘟疫病死,于是孙权命令潘璋接管了甘宁的部队,可见甘宁一直活到襄樊之战前后。
吕常则是沈晨早年发掘的人才,甘宁当初建立军队,招募士卒,吕常就在其中,跟随参与了几次进攻许都,因功劳渐渐升职,最后娄发沈弥等人病故后,成为了甘宁的副手。
只是后来,南阳新军组建之后,沈晨就提拔他为中郎将,负责独领一军。
三人当中虽然甘宁和张绣都是二千石杂号将军,但在地位上甘宁最高,吕常次之,张绣最低,因此按照座位排列,甘宁坐在了沈晨右下方的第一个位置。
沈晨见三员大将到齐,于是说道:“去岁大疫,致使南阳死伤了十余万军民百姓,幸好得张先生相救,方才幸免于难。但我们虽遭受瘟病,曹军也绝不会比我们更好,如今正是我们出兵作战,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甘宁一听顿时兴奋了起来,起身说道:“将军早就应该出兵了,末将愿为先锋。”
“兴霸叔莫急。”
沈晨伸手制止道:“主公与曹操正在关中交战,屡战屡胜。陈都又有义士愿意起事与我们响应,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
吕常沉吟道:“将军,是否应该与大王先取得联系?若曹操从武关出兵,我们岂不是要被前后夹击?”
沈晨笑道:“放心,此事在上个月我就已经报告给主公,主公让我全权处置,一旦曹操对武关进行大规模动兵的话,他会立即出兵攻打长安,曹操也不会想丢了关中。”
甘宁说道:“将军,那我们应该如何出兵?”
沈晨说道:“我早有安排,鹰骑将军张绣何在?”
张绣一直没有说话,陡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一个激灵站起来拱手道:“末将在!”
“你领五千鹰骑,走中阳山直取朗陵。”
“唯。”
“吕常何在?”
“末将在。”
“你领本部人马,为后军。”
“唯。”
“甘宁何在?”
“末将在!”
甘宁激动地站起来。
沈晨说道:“你领本部人马为先锋,直取昆阳。”
“诺!”
他这样回答。
之所以别人应唯,他应若,是因为他与邓洪是好友。
后世都说秦嗨汉诺,实际上应该是秦嗨汉唯诺。
唯是下位者回应上位者,诺是长辈平辈或者上位者回应下位者。
由于甘宁跟邓洪情如兄弟手足,所以是沈晨的长辈。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个辈分问题。
沈晨一直叫他叔,但邓洪是沈晨母亲的堂叔,是他的外祖叔公。
所以喊甘宁做叔叔,是把甘宁叫矮了一辈。
但这种事情无伤大雅,也没人计较,生活中也不妨碍沈晨尊甘宁为叔伯长辈。
下达命令之后,三人迅速去执行。
沈晨又叫来了沈桃。
现在黄门兵统领已经不再是沈晨的舅舅邓昭,父亲沈真,而是堂兄沈桃。
邓昭和沈真都五六十岁了,已经退伍回家,颐养天年。
沈桃继任黄门兵统领,每日维持三千黄门兵卒脱产训练的基本要求。
当初那批跟着沈晨打许都的士兵们,最年轻的都四十余岁了,大多都已经退伍或者转入其它队伍成为军官,但这支队伍的军魂却保留了下来。
而且依旧严格按照宗族选人法,有些类似明末的家丁,但已经不再只从黄门亭选人,范围扩大到了新野各大宗族。
这样因为大家都是来自新野的各姓,其中又以邓姓居多,同乡互帮互助,战斗力自然也更强。
沈桃来之后,沈晨对他说道:“木子兄长,有个任务要交给你。”
“将军请说。”
沈桃应道。
沈晨就对他说道:“此次我北上出兵,攻打曹军,是因为陈都后方有人要起义,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不会很大,但还是需要援军。我令你疾行五百余里,赶赴陈都为援。”
“末将明白。”
沈桃拱手应是。
沈晨脸色很凝重地点点头说道:“待我主力出动之后,你就与张将军一同走中阳山至朗陵,曹洪必然以为那只是偏师,不会派大军过来,只要你们包围朗陵,你就即刻带上十日粮草,星夜赶往陈都去,不奢望你能打下来,但若能击溃严匡,便是大功一件。”
“唯。”
沈桃领命而去。
沈晨负手走出厅门,又勒令左右道:“前往军中,明日开拔。”
当下他就离开了堵阳府衙,前往军中。
南阳盆地不像关中盆地,虽然也是三面被大山包裹,但缝隙太大,像东面的大别山山区,以及北面的伏牛山脉,有大量的平坦宽至几十里的道路可供选择。
因此可以说南阳盆地属于四面漏风,光靠堵是堵不住的,就连沈晨八万大军驻扎南阳,与曹洪十万大军对峙,靠的也不是堵,而是威慑。
八万对十万,看似少两万人,可沈晨凶名在外,谁敢说自己带十万人能打得赢他八万?就连曹操大抵也没有十足把握。
何况曹洪本身冲将有余,智将不足,远不如曹仁那么厉害,所以面对人家八万驻守的南阳,是以防守为主要目的,扼制各处交通要道,根本没有想过进攻南阳。
此时沈晨主动出击,他早就对曹军的布置和兵力状况了如指掌,虽说曹军时常换防,不断调整,可依旧瞒不过是沈晨的眼睛。
他知道曹洪主力在昆阳、舞阳、西平、定陵、郾县一带,因而自己提兵北上,曹洪必然如临大敌,那么张绣和沈桃的偏师,自然可以长驱直入,前往陈都救援。
很快。
在沈晨早早准备充分之下,第二日,沈晨就亲领两万余人,开赴叶县。
叶县目前只有五千守卒,由将领周坚以及沈晨弟子吴涛统领,二人曾经多次与昆阳前线的曹军进攻小规模交战,双方互有胜负。
甘宁作为前军领八千人开路,后军一万人则由吕常统领,这样他的主力部队大概是四万多人左右。
再加上派出去的张绣和沈桃偏师,出动的总兵力约有五万三千人。
这样武关由文聘带着张绣之子张泉,以及部将王介率领五千人以外,后方宛城、顺阳、穰城、堵阳等地还各安置了约两万部队,以做武关和南阳前线的援军。
他们这边一动,曹洪那边也很快得到了消息。
因为对于北方百姓逃难至南方,荆州这边的态度是并不禁止。
特别是去年瘟疫横行的时候,颍川汝南等地,有数万百姓扶老携幼逃至南方,曹洪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大开方便之门,在里面掺了不少沙子。
因此当沈晨大军开拔的时候,南阳的曹军探子当然第一时间披星戴月赶回去报信。
虽说这样通讯手段依旧落后,但由于大军开拔时间较为缓慢,辎重太多往往汉代平均兵马行进速度只能达到每日四五十里,所以单人报信骑马,甚至走路都要比大军快很多。
如此一来,到了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位于定陵的曹洪就已经得知了沈晨抵达叶县,即将出兵进攻昆阳和舞阳的消息。
当下他不敢怠慢,亲领四万人马驰援。
等到了九月十二日的时候,沈晨的四万人,就已经在昆阳、舞阳等地,曹洪总计六万多人马相持在一起。
双方于台亭对峙,台亭位于昆阳东南,舞阳正北,是南阳与河南的正中间要道。
广袤的地平线上,沈晨军原地驻扎,他的北面是昆阳县,南面是舞阳县,正面则是曹洪营寨。
由于曹洪抵达之后,就立即开始修建营垒,扼守中央,使得大军不能过去,沈晨也只能选择就地安营,与敌人对峙。
不过虽然被三面包围,沈晨却怡然不惧,仅仅只是派人砍伐了一些树木,制造了栅栏将营地围起来,然后帐篷和辎重就全都在营地里放着。
这么做其实很省事,往往是大军野外驻扎的时候才会用,基本上只需要一两天功夫就能把营寨修好。
但因没有花时间挖壕沟、建造碉楼、修筑寨墙以及制造拒马、地坑、高橹等防御设备,会导致营寨的防御力量极为空虚,很容易被人攻破。
所以这样安排往往十分危险。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1780/1780509/116524992.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