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六百九十七节 中坚力量,无可匹敌
土地太多,森林太多,这是在炫富还是要人?几个商人都是面面相觑,心中既是兴奋激动,也有些忐忑。
这里边王绍全作为山陕商人代表,最早是一直和建州女真有贸易往来的,对辽东的情况也大略了解一些。
只是后来从冯唐入主辽东之后,冯紫英影响力逐渐渗透到了山陕商人中,负责对辽东和草原上游牧民族的贸易的商人们才开始逐步接受冯紫英的号令,不得将禁运物资输往建州女真,对蒙古地区的贸易也一样要受控制,接受朝廷的政策指导。
“大人,您说是要恢复前明奴儿干都司的地界?”王绍全忍不住插嘴问一句,“那可太大了,现在的辽东恐怕连奴儿干都司地盘的一成都没有吧?”
其他几个商人对前明奴儿干都司的管辖范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印象,但是对现在的辽东地盘还是有个大概了解的,和山东差不多大小,如果说奴儿干都司有十个辽东那么大,那就太骇人了,这怎么管得过来?
而且如王绍全在路上就提到过的,辽东就是森林和土地太多,而且土地肥沃,毛皮、人参、金沙、鹿茸这些都是特产,唯一就是人口少,要赚钱,那就得要有足够的人去。
“嗯,估计还不到一成,奴儿干都司管辖的地盘大概得相当于半个大周吧。”冯紫英也显得很平静,“边墙外的范围还很大,建州女真原来控制的地盘大概就得要相当于一个辽东还有多,东海女真控制的地盘大概能相当于四五个辽东,而且往东往北一直到大海,还有相当广阔的土地森林无人问津,因为天气酷寒,每年大概只有半年时间能通航和劳作,所以这一区域实际上是无主之地,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一区域纳入我们的管辖。”
众人心中都在嘀咕这一位招他们来究竟要做什么,恐怕还不单单只是要招揽人口来垦荒,如果这是这个事儿,用不着这般兴师动众,刘克定这帮安福商人就能干这事儿,这是他们擅长的活儿,东番已经成为典范了。
“大人,您是打算把所有人女真人的领地都纳入辽东管辖,恢复前明的控制范围,但是听您的口吻不想采取原来的羁縻方略,而是要设立官府直接管理?”翁启明要问明白,这中间差距可大了去,而且花费的精力也要大得多。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但我也知道这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我也说大概要十到二十年看看能不能成。”
冯紫英也知晓他们的担心,别弄成了一个无底洞,无休止地投入,产出跟不上投入,那就要商人们的命了。
“那大人准备如何来一个循序渐进之法呢?”翁启明再问,也是代替其他几位问,这涉及到后续一系列的投入和安排。
“原来大周辖地不必说,赫图阿拉和宽甸六堡一直往东是和朝鲜接壤之地,土地肥沃,森林广布,而且伐木可以沿着鸭绿江一直漂流到九连城,辽东的大木你们是知道的,价廉物美,所以我想的第一步就是在解决建州女真只有,先把这一片原本属于建州卫的土地纳入进来,朝廷既然授权我全权处置,那么土地、山林,也包括这片土地上一切东西都归我来定板,所以只要有足够人口来,我想这都不是问题,授田、分地,甚至划分森林,都可以,具体方略咱们可以再议,关键是要先把人给我弄来。”
“我和朝廷那边也说了,山陕、河北河南与山东,北地这五省,不仅仅是流民灾民了,凡是愿意来的,都可以来,甚至海通银庄可以为这些人贷款让他们有足够的路费,也能迅速在辽东站稳脚跟生存下来,至于利息可以压到最低,……,我打算先在赫图阿拉一直到朝鲜边境这一片设立建州府,不再保留建州卫,……”
冯紫英滔滔不绝地向几位商人介绍自己的规划,举手投足间就把白山黑水间数万平方公里的大致架构定了下来。
众人听得也很认真,各自也大概明确自己要在里边做的一些事情。
比如安福商人就要考虑准备现在北直、山东两地开始招募人手了,另外还得要在这几处准备开拓出来的地方修建一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比如道路,只有道路通了,这些后续的迁民效率才能大大提升,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安抚人心。
还比如江南商人就要负责商道和相关商业设施的组建,只有源源不断的物资能运送到这里,才能让人能来,来了留得住。
九连城应该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海船可以从江南、山东这些地方直抵这里,同时还能跨过鸭绿江与朝鲜发展贸易,甚至还能吸引一些朝鲜无地农民过来,直接将其转化为大周子民。
山陕商人就要负责开发这些地区的资源,兴办工业,比如石炭开采,水泥制造,以及冶铁、造船这些产业,都要考虑进来。
何廷发作为盐商代表,供应盐路不必说,更重要的是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比如在工业发展上的资金支持。
吸引人口来原本是一个最为棘手的事情,哪怕是在东番要迁民也是一大难题,涉及到就是授田问题,只要解决授田问题,人口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
别说山陕和河南,就是相对富裕的山东、北直,无立锥之地的穷苦农民也是多如牛毛,土地大多掌握在地主和中富农手中,贫雇农体量很大。
只要说人均二十亩地,要从这些地方招募三五百万人口过来真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让这些人到辽东,而且还能生活下去,这个时间段里这些人都要吃穿用度,盖屋打井,都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冯紫英也拿不出这笔钱银物资出来,让这些本身就穷得一无所有才外奔的农户拿也不可能,就只能是借贷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海通银庄,以及冯紫英建议在座众人可以考虑再在辽东开办一家地方性银庄,比如海东银庄。
要推进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可谓相当繁复且工作量极大,涉及到方方面面,原来的辽东是一个军镇,纯粹是以军事为主,但现在要招募上百万人口过来,哪怕是分成十年来推动,每年也的要几万甚至十万人口的迁徙,这民政管理的工作量可以想象得到。
这同样对安福商人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哪怕他们之前有在东番的迁民经验,但是那规模要和整个冯紫英设计的辽东迁民规模比也是小巫见大巫,差得太远,规模和工作量都是增长好几倍。
不过冯紫英也给刘克定建议可以循序渐进,第一二年可以试点,三五千人或者一两万人的试点,只要成功了,便可以照此复制,逐步扩大规模,而且有了好的示范效应,后期来的移民也更有积极性,经验丰富了,无论是安福商人还是地方上的官员衙役在处理上也要简单许多。
这一场探讨下来一直到掌灯时分,几个时辰下来都让大家饥肠辘辘,但是却都是兴致高昂。
对于商人们来说,这是第一次他们以主事者的身份参与到偌大一个地方的全面规划和建设发展过程中来,冯紫英礼贤下士的态度也让他们分外有成就感,尤其是涉及到每一个地方的设想规划来,他们都可以参与建议,冯紫英也从谏如流,更是让他们十分满足。
冯紫英也设宴招待一行人,席间觥筹交错,大家也是把酒言欢。
“大人,我等商贾之辈,能得大人看重,倍感荣幸。”何廷发不无感慨,“要说我们这些人也算是见过一些官员,虽然不少人对我们表面上都十分客气,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他们只是表面而已,内心对我们商人是十分鄙薄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很多人更多的是把我们当成可兹利用的肥羊,若是不能为己所用或者用过之后,便是两个态度,更多的人更是把握等商贾视为于国无用于民无益的寄生之流,可他们何曾想过我们在其中赖以谋生的辛苦种种,若是这万民没有了我等商贾之辈,那又会是怎样?为何从古至今士农工商中我们商人能占有一席之地,难道这期间没有道理么?”
何廷发的一席话也引起了其他几人的共鸣。
作为各大商帮中的顶尖商人,他们周围少不了也会有不少官员,其中不乏也是二三品的地方大员中枢重臣,但是他们都能感觉得到,那些人都是冲着他们的银子或者说可兹利用之处而来,鲜有能给他们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谋划未来产业发展的情形,但冯紫英却不一样。
冯紫英的平等态度并非做作,而是发自内心,特别是对商人们的作用并非只是利用,而更多的时候是相互合作,甚至在商人们心目中冯紫英给他们的帮助支持更大于他们的付出,很多时候大家都能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和思想,这才是他们最愿意和冯紫英合作的缘故。
(本章完)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2851/763910738.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