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渡劫失败的我只能回大明当王爷 > 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

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


第259章  仁孝文皇后

        祭天大典开销甚大,户部自己本身肯定是没钱的,夏元吉还指着夏粮收上来之后来填北征的财政窟窿。

        虽说之前朱瞻埈从商人那里借来了两百万两,但这并不能完全填补北征的开销,尤其是这笔钱是要还的。

        商人那边有朱瞻埈用户部开出的两百万两汇票已经把债务偿清,但那是朱瞻埈和两淮商人之间的债务,朝廷和朱瞻埈之间的债务可还没清呢!

        当初朱瞻埈和商人们约定的是三年内连本带利偿还两百万两银子,但朝廷的汇票开出来了,这钱其实就等于是已经还上了。

        只不过朱瞻埈又把两百万两银子借给了朝廷去北征,这欠款也就变成了户部欠朱瞻埈的了。

        尽管还款期限是三年,但夏元吉可不敢真的把这笔账拖三年,夏粮收上来了他就打算把钱还给朱瞻埈。

        毕竟就算不考虑拖三年会带来何种不利影响,光是这三年的利息……想让夏老抠多出钱,门都没有。

        而户部没钱,这祭天大典自然也就拿不出钱来,就更别说给徐皇后修庙了。

        好在皇帝对这件事十分的上心,难得大方的从内帑拿了二十万两银子出来专门用于祭天大典和徐皇后封神的一应开销。

        这钱到位了自然万事好说,毕竟明初的时候银子还是值钱的,没到满清那种一只鸡蛋也能卖一两银子的程度。

        二十万两银子只是办一次祭天大典和给徐皇后盖庙,这花销无论如何都是够了的。

        而且祭天大典仪式的部分开销其实并不算大,真正大头的开销也就是铸造九鼎和给徐皇后盖庙的花销了,毕竟要得急,皇帝又特意交代给徐皇后盖庙一切都要用最好的,这开支也就上去了。

        不然的话,一座庙宇正常情况下几千两银子就能盖起来,还能把买地的钱都算进去。

        而这次给徐皇后盖庙,无论规制还是用料都是最好的,所以足足花了七万两银子,就这还没算金身的费用,以及各种盖庙的木料、砖石都是直接从户部拉的,算的都是成本价,人工干脆就是徭役。

        如此大的一笔银子花出去,这庙自然盖的也是极尽奢华,和皇宫用料一样的金丝楠木立柱,汉白玉修的栏杆,金砖铺的地,贴金的雕梁……

        也就是在瓦片上不能用皇宫的金色琉璃瓦,所以用的是亲王格的青色琉璃瓦,但即便如此整座庙宇依旧几乎和皇宫相差无几,就连供奉徐皇后神位的大殿也几乎和一位亲王王府的承运殿规制相当,七间二阶,仅次于皇宫奉天殿的九间三阶了。

        “花了这么多钱,这庙总算修的还像那么回事。”朱棣行走在还未彻底完工的庙宇中,脸上带着几许满意的神情,对身旁的工部尚书吴中表示了赞许。

        因为是给徐皇后建庙,而且关系到之后香火封神的事情,朱棣对这件事也十分关注,不仅派出了亲信监督施工,现在更是自己亲身前来视察。

        皇帝亲自来视察,自然所有人都不敢怠慢,好在如今施工大体完成,满地的建筑垃圾什么的也都已经清理干净,移栽过来的花木也基本上都已经成活,整体来看整座庙宇确实似模似样,很有一种宝相庄严的气氛,倒是让皇帝很满意。

        这也是吴中得知皇帝要来视察,特意提前让人打扫清理过之后的样子,不至于说遍地都是施工人员,让皇帝觉得到处都乱糟糟的。

        不然的话,这里之前还有不少未完工的东西,整体看起来不是那么的干净整洁。

        “这里为何只有神位,金身还空着?”走进大殿,看到主位上只有一尊神位牌在接受供奉,塑立金身的位置依旧是一片空白,朱棣不免皱眉,向吴中询问着。

        一座庙宇供奉的神灵自然是要有金身的,哪怕是田边那不过巴掌大的小小土地庙,里面也会有个木雕或者石刻的金身用于供奉,即便小的可能真的只有一只巴掌大,也是要有的。

        而皇家御庙就更别提了,没有真的塑造一尊丈二‘金’身,已经是收敛着来了。

        “回皇上的话,这都是按照郑王殿下的要求来的,他说金身之事由他亲自负责。”吴中倒不是甩锅推卸责任,这确实是朱瞻埈的交代。

        听到吴中这么说,朱棣微微颔首,没有再多问。

        香火封神的事情只有朱瞻埈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事情自然要按他交代的来,万一哪里出了差错,最终导致徐皇后不能顺利封神,那朱棣可就追悔莫及了。

        所以在听到吴中说是朱瞻埈的吩咐之后,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说了一句:“既然郑王是这么交代的,你们就按他的意思来吧,注意不要出了差错。”

        “臣不敢!必按郑王殿下的吩咐,不敢擅专。”吴中赶忙承诺着,他也算是老臣了,清楚的知道徐皇后在朱棣心中是个什么地位。

        这次的事情要是顺顺利利的成了,那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要是不成……那就只能期望朱棣心情好了。

        就在朱棣视察了一圈,见一切都很满意准备离开的时候,却忽然看到朱瞻埈从庙门外进来,指挥着一群青玉卫的士卒,像是抬着什么东西。

        朱棣眼珠一转,顿时想到了还没安放的金身,于是赶忙走了过去,想要看一看是怎么回事。

        见朱棣过来,朱瞻埈赶忙行礼,朱棣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便急不可耐的问道:“这是你奶奶的金身吗?这是要安放金身了吗?”

        “回爷爷的话,这正是奶奶的金身。”朱瞻埈见朱棣如此急切,也赶忙解释道:“今日只是将金身安放到位,之后还需要让百姓祭拜三日吸收香火,这样才能在奶奶封神之后容纳奶奶的神魂。

        <div  class="contentadv">        所以在金身安放之后还要组织百姓起来祭拜,这事还不能强迫,只能由百姓自愿。”

        听到朱瞻埈这么说,朱棣倒是没有担心,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妙云当年对百姓广施恩德,民间也多有纪念,让人真心祭拜她不是问题!就是伱这为什么要用一块布盖着你奶奶的金身?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这金身可以存驻神魂,当然不是普通的泥塑木胎,对于山精妖怪来说,这也是极具诱惑的,万一在奶奶封神归位之前这金身被什么邪祟占据了,那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还给咱们皇家抹黑?”朱瞻埈的话一出口,朱棣伸向那块盖在金身上的布的手立刻便僵住了。

        不过朱棣还是有些期期艾艾的对朱瞻埈问了一句:“瞻埈,这能掀起来一个角让爷爷看一眼吗?就一眼!爷爷都好多年没见过你奶奶了,我就看看这金身做的像不像,你奶奶生前最爱漂亮了,要是不像到时候你奶奶嫌弃了,爷爷可要被她埋怨的!”

        徐皇后作为大将军徐达的女儿,自幼知书达礼、素有才名,但生活却很朴素,即便后来成为了皇后也不喜欢奢华,朱棣这番话很显然并不属实,只是他想要看一眼布盖着的金身罢了。

        然而朱瞻埈却摇了摇头说道:“直到奶奶正式封神,神魂归位之前,这块布都不能动。为了保险起见,这几日我会让都家班守在这里,正好也让他为奶奶诵经祈福。”

        一边说着,朱瞻埈还示意了一下,站在他身旁的都家班也赶忙向朱棣见礼。

        之前都家班降了大明,本来对他的安排是用来收服乌斯藏,以及稳定对蒙古草原的统治的。

        不过他是修行中人,现在又有了朱瞻埈给的灵石来维持自身灵气消耗,赶起路来自然不用像普通人那样跋山涉水,因此在大军抵达北平的时候,都家班便动身前往了乌斯藏,如今刚好转回南京。

        朱瞻埈此时正愁手下人手不够,于是也就把他打发来给自己的奶奶诵经祈福了。

        朱棣见朱瞻埈如此安排,也无话可说,只能默认了这一点,于是堂堂大明皇帝,如今这方天地最有权势的人,也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几个青玉卫的士卒将金身抬进了大殿,安放在早已准备好的基座上。

        整个过程当中,那块盖在金身上的布虽然有所晃动,但却始终牢牢的覆盖着整个金身,没有一丝一毫的泄露底下金身的样子。

        这让朱棣不免有些失望,但却又感到了格外的安心,随后看着都家班直接坐在了大殿中开始诵经,他也没有在说什么,只是感慨道:“妙云生前崇尚佛法,其实为的不是她自己,而是希望替我消灾解难,赎我在靖难中犯下的杀业,哎……”

        明初之时,佛教信仰因为受到元朝影响依旧在宫廷之中盛行,徐皇后对佛教经意也颇有研究,并且为了帮助朱棣巩固地位、稳定统治,还曾亲自撰写过一部《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用以巩固和神化朱棣的统治地位。

        并且在朱棣继位之后,还曾多次劝说朱棣崇敬佛法,用以安定民心、笼络佛教,为朱棣的统治增添更多的合法性。

        不仅如此,徐皇后在世的时候还曾劝说朱棣册封乌斯藏的藏传佛教法王,用以稳定乌斯藏地区的民心和统治,为朝政做出了诸多的贡献。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看着眼前的景象也触景生情,想起了当年徐皇后还在世时的种种。

        朱瞻埈看着朱棣这副样子,不免心有所感,对着朱棣劝说道:“爷爷您也别伤感了,左右不过是再等几天的事情,等到过几天祭天大典准备完毕,奶奶封神成功,您就又可以见到她老人家了。”

        “瞎说,你奶奶才不老呢!”朱棣不满的看了朱瞻埈一眼,在他眼里徐妙云依旧是当年那个和他一见钟情的佳人,又怎么能用老字来形容?

        不过朱棣也知道,他只要等到祭天大典结束,徐妙云封神成功,就能再见到自己的发妻。

        只是对于朱棣俩说,他实在是太想要见到自己久违的皇后,哪怕只是这样看着盖着布的徐妙云金身,他也不想离开。

        于是朱棣对一旁的吴中问道:“这后殿可有住处?”

        “回皇上的话,有的,这庙宇修建的时候,后殿就考虑了住人,而且按照郑王殿下的交代,一应规制皆按照皇后娘娘生前的喜好布置,如今已经布置妥当了。”吴中哪里听不出来皇帝想干什么,赶忙回答着皇帝想听的答案。

        果不其然,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朕这几天就不回宫了,在这陪陪妙云。”

        说完,也不搭理众人,便想要转身向后殿行去。

        吴中见状,赶忙想要劝说,一旁的朱瞻埈却伸手拦住了他:“吴尚书,皇上想在这陪陪皇后,以解哀思,你又何必阻拦呢?”

        “可是这庙还没修完,之后还有工匠进来施工,人员杂乱,皇上住在这里不方便也不安全啊!”吴中一脸的担忧,他开始还以为皇帝是想庙建好了之后过来住一段时间,没想到是现在就住进来。

        朱瞻埈微微摇头笑道:“无妨无妨,孤会把孤的青玉卫调来守卫,有孤和都家班大师在,不会有问题的。”

        听到朱瞻埈这么说,吴中看了一眼大殿内在诵经的都家班,又看了看眼前的朱瞻埈,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不拦着了,但这事情我必须通报给太子殿下,让他知晓。”

        “行,你去告诉我爹,就说爷爷这几天先住在奶奶的庙里,斋戒沐浴,为奶奶诵经祈福,也为之后祭天大典做准备。”朱瞻埈倒是很快编好了理由和借口,半点都没耽误。

        吴中一听朱瞻埈这么说,也没了意见,毕竟皇帝要祭天,大礼之前确实需要斋戒沐浴、静心凝神,有一整套的流程在。

        只不过以前这些都是在谨身殿完成的,现在换成了皇后的庙宇,这倒也没有什么问题,反正这次祭天大典就没有一项是按照原本的礼仪规制来的,也就不缺这一项了。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290/2290487/11623956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