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俗人回档周航 > 第1320章 若火之燎于原

第1320章 若火之燎于原


大势如同滚雪球,势头一起,便难以阻挡。

        3月17日,徐尚秀站在雪山顶端往下扔了一个雪球,起初雪球体积很小,一只手就能拿起来。

        不过那只是雪球的初始形态,很快它就会变成让人仰视的庞然巨物。

        3月20日上午10时,智为微博用户“南方之南”践行承诺,晒出一张468万7195元的支票。晒支票微博一出,舆论瞬间爆炸。

        网友们见过大额慈善捐款,但很少见这种一是一二是二说到做到的私人“互动认捐”。

        一定程度上,“南方之南”这次“互动认捐”开了一个先河,它让智为微博这个平台的慈善力和公信力提升一级的同时,还让认捐进入“互动”时代,使得个人捐款的影响力和辐射圈扩大无数倍。

        于是“南方之南”彻底火了。

        之前私信“徐某某”的记者全都转头私信“南方之南”,“南方之南”微博的评论区也火爆得一塌糊涂,处于半分钟刷一次屏的状态,基本上某人在“468万7195元支票”那条微博下面留言,一分钟后刷新一下页面,就再也找不到自己那条留言了。

        而且不知道是有人组织还是大家心中所想相似,留言队形出奇一致——“言而有信,善莫大焉!”

        满屏整齐划一的“言而有信,善莫大焉”,八个字,字字都透着人格的力量,字字都彰显道德之美!

        一颗温暖的灵魂总能唤醒另一颗动人的灵魂。

        让人欣慰的是,“南方之南”兑现承诺,无形中带动起一波认捐高氵朝。

        评论区里,在“言而有信,善莫大焉”之外,有人忽然喊出——“点我1000个赞,我认捐500元给免费午餐,决不食言!”

        结果,不到10分钟,他就被点了3000个赞。

        接着,又有人喊出——“点我10000个赞,我认捐5000元,决不食言!”

        仅仅半个小时,网友们就满足了他。

        随后,又冒出来人声称——“点我20000个赞,我认捐10000元,说到做到!”

        留言才一发出,就见点赞数像火箭升空一样直线上升。

        另一边,有人留言说——“我是普通工薪族,没有太多钱,但我还是愿意拿出500元来让孩子们吃上几顿像样的午餐,江湖规矩,1000个赞,大家不要多点,多点我拿不出来(笑脸)!”

        ——“我今年21岁,从家乡出来,在超市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扣除房租、交通费、电话费、吃饭和给家里寄钱,每月有400元机动资金,我不够钱换1000个赞,而且还得留100元在身上备用,所以大家点我600个赞就可以。”

        ——“我是‘徐某某’微博里拍照那所学校出来的孩子,我们当年不是用矿泉水瓶装粥当午餐,我们用塑料袋装粥,因为瓶子可以卖钱。什么也不说了,我现在一个月工资2600元,换大家5000个赞,全捐!”

        ——“认捐8000元,捐款账号公开后必兑现!”

        ——“3万元,言出必践!”

        ——“这个月我不吃KFC了,省出100元捐给山里的弟弟妹妹们,我想问一句,怎么捐啊?捐到哪里啊?”

        ——“我……”

        在示范效应的引导带动下,认捐者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广,“免费午餐”这个雪球越滚越大。

        滚雪球的过程中,一个个普通人,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颗颗善良的灵魂,组合成一幅巨大的凡人善举图景,“小人物”们的奉献,让人见之感动,让人闻之自省。

        《孔子家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一口气拿出468万7195元支票的“土豪”和每月工资只有1800元的普通人的同向善举,唤醒了中产阶层心中的善念,一时间,智为微博上各种“点赞认捐”的微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其势似星星之火落在枯草上,燎原之相立显。

        然而智为微博影响力再大,也不过是网络一隅,社会上不上网不玩微博的人相对更多,所以真正形成燎原之势的,是智为微博官方宣布介入“免费午餐”公益活动,随后智为微博背后的母公司有道集团高调入场,表明“免费午餐”公益活动进入巨头公司牵头推进的新阶段。

        有意思的是,对于有道集团高调入场,社会各界全都“表示理解”,并对其入场原因心照不宣。

        换成以往,十有八九会有人跳出来说有道集团这种行为是越俎代庖,是喧宾夺主,是“摘桃”。

        可是现在,边学道耶鲁捐款惹出的非议声犹在耳,所以有道集团如此积极地、热切地、迫不及待地介入“免费午餐”公益活动就显得在情理之中了。

        毕竟边学道和有道集团的公众形象需要维护。毕竟有道集团曾捐建过一批教学楼,有资助教育的传统。

        毕竟用向国内大学捐款的方式回应耶鲁捐款的非议会显得有些慌乱且生硬。毕竟《免费午餐倡议书》首发在有道集团旗下的智为微博上,打着“平台助力善举”的旗号,有道这次介入也算师出有名。

        再加上有道集团之前的“大善”之名和雄厚财力,所以外界挑不出有道集团的不妥之处,也没人觉得有道这次牵头推进“免费午餐”是沽名干誉,因为好多人都觉得有道这是在回应之前耶鲁捐款引发的非议。

        时间点的巧合,让助力“免费午餐”活动成了有道集团“闻过则喜”和“爱惜羽毛”态度的表现,从人们的反应来看,大家对此举是欢迎的,纷纷点赞给出好评。

        同时因为“有道教学楼”的过硬质量举世闻名,所以社会各界对有道集团牵头“免费午餐”活动表示认可,因为大家相信有道集团的“慈善良心”。

        很快……

        全国人民不仅看到了有道集团的“慈善良心”,还看到了有道的“慈善坚持”。

        3月22日上午,有道集团总办向全国130多家“免费午餐媒体公益伙伴”发去五张整版的公益广告设计图。

        三个版面实在不够用,所以最终扩充到五个整版。

        到这时候,各家报纸也都看明白形势了:“免费午餐”活动肯定会火,所以自家跟这活动扯上关系,无论对年终总结报告,还是对媒体形象都极有益处。别说拿出5张整版,就是10张整版,这买卖做的也不亏。

        而且拿到有道集团总办传来的5张广告设计图后,各家媒体广告部全都眼前一亮。

        他们既为有道集团召集出来的“明星名流同声呼吁公益”阵容感到吃惊,同时也被有道集团设计出来的广告版式惊艳到了。

        被惊艳到是正常的。

        有道集团2万多名员工,又有游戏、传媒和视频这种需要审美力的子公司,所以不缺设计和美工人才,特别是再加上边学道这个“老审读”的经验加持,5张广告版面的颜色搭配、字体选择、空间分割全都无可挑剔。

        特别是头版大图,视觉冲击力堪称艺术级。

        头版图片是边学道亲自拍板定的——一只孩子的手,拿着一个空矿泉水瓶,瓶子上没有任何标志,瓶子里除了零星的米粒和一点米汤,空空如也。

        图片下方有一行字——“免费午餐,告别粥瓶!”

        在有道集团内部,选择这张图片时,几位高管少见地一齐提出了反对意见。

        大家的看法都差不多:这东西多少有点家丑的意思,如同锦缎下面的伤疤,在微博上发,在论坛里发,在QQ群里发,那都没什么,可是这么大张旗鼓地130多家报纸同时头版刊登,要考虑影响。因为一旦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渲染这是在打谁的脸,难保上头有人会心生不快。所以完全可以像“希望工程”中那个“大眼睛女孩”一样,以人物为构图核心,用眼神和表情传递情感。

        知道大家说的在理,可最终边学道还是坚持他最初的想法。

        原因无它,想让“免费午餐”的出发点更坚实而已,想让官方的呼应来得更早一点。

        不只有道集团内部,3月22日国内各家报纸的编前会上,也就有道集团传来的头版图片发生了争论。

        争论的结果,是各家报纸先后致电有道集团总办,询问这张图片的来历,是否有原图,摄影者是谁,被拍摄者是谁,拍摄地点是哪里和大致拍摄时间。

        简而言之,媒体需要确定这张图片的真实性。

        在看到原图,并拿到图片的各类具体信息后,10几家大报的总编互相打电话通了气,然后确定按照有道集团送来的原稿刊登。

        大报社的领导,级别不低,而且经多见广,这点魄力还是有的。

        再说粥瓶这东西不是人参果,在西部边远山区学校里多得很,找人打听很容易就能打听出来。

        而且在人们的印象里,有道集团董事长边学道是个做事稳妥周全的聪明人,既然他觉得这张图片可以用,那就算有点问题,也不会太大。

        总编们之所以会这么想,因为成功人士必备技能之一就是眼光。能成为巨商,考验和依靠的不仅仅是商业天赋,边学道哪怕下过一步昏棋,也不可能创下有道集团今时今日的成绩和地位,所以边学道的眼光值得信赖。

        更关键的是,总编们都觉得粥瓶这东西既然是真实存在的,就不存在恶意抹黑,况且搞募捐本身也需要一点有冲击力的东西去打动人们的心灵。

        退一万步说,就算事后XC部觉得这张图有些不妥,全国130多家报纸都发了,法不责众总听过吧?难道还能把130多家报纸的总编全撸了?

        就这张图至于吗?

        不至于!

        而且说心里话,总编们也都觉得这张图不错,因为他们从这张图里看出了几重意思,其中包括——内省、震撼、情怀和责任感!

        身为媒体人,谁身上能没有点振聋发聩、警俗济世的小情怀?

        人人心底里都有小情怀,一个个小情怀叠加累积在一起,就滚成一个大雪球!

        超级大雪球!!!

        ……

        ……

        3月23日这天,报纸成了热销品。

        一大早,全国各地的报刊亭外全都罕见地排起了队,这景象,看得一些已经退休的老报人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之所以激动,不是他们脆弱,也不是他们会演,而是他们对自己从事了一辈子的事业怀有别人难以理解的感情,就如同八九十年代一些工人对工厂的无比眷恋一样。老报人们平日里听了太多“报业将死”,可眼前的景象表明报纸还是有市场的,还是有社会需求的。

        报刊亭外。

        排在队伍后面的人不断出声催促卖报人快点给前面买报的人找零。

        而前面拿到报纸的人,摊开报纸看清头版图片后,无一例外全都愣了那么一两秒钟。

        在21世纪的第九个年头,很多从小到大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对粥瓶这种东西完全陌生,没有一点概念。

        好些人之前几天听身边人说“免费午餐免费午餐”听得耳朵都快出茧子了,可因为信息传播中不可避免的碎片性,使得很多人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倡议弄这个“免费午餐”,有些人甚至主观臆测是不是看周边国家人的身高比中国人平均身高高,所以补充营养追赶一下,免得整天迷恋外国的“长腿欧巴”。

        然后……

        到拿到报纸这一刻,好些人终于真正明白“免费午餐”替代的是什么,意义何在——无关营养,有关饥饿。

        只此一张图,“免费午餐”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再无需多说。

        就这样,“免费午餐”的公募基础全面铺开,历史的车轮稍稍提了一格速度,滚滚向前。

        善之弘也,若火之燎于原,光明温暖,释敛于人心,其气正天地!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291/2291374/10321168.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