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第571章 番外篇4:前传齐州懒官疏(下)

第571章 番外篇4:前传齐州懒官疏(下)


第571章  番外篇4:前传·齐州懒官疏(下)

    六月二十九日,五更天。

    齐州城,天色渐亮。

    百姓们陆续出门,街道上不时传来一道道叫卖声。

    就在这时。

    有百姓突然发现齐州州衙旁的白色短墙上竟被人写满了文字。

    要知,此乃州衙之墙。

    禁止乱涂乱画。

    除了张贴告示外,无人敢在上面泼墨。

    顿时,一大群百姓都凑了过去。

    当看到上面的内容时,所有人都惊住了。

    有人忍不住念了起来。

    “齐州,三路交界,倚山渎为襟带,控东海之咽喉,山水皆备,泉甲天下。”

    “本应民物康阜,人寿年丰,然主官慵懒,诸事不为,害民大矣。”

    ……

    “齐州知州葛文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晨饮浓茶,晚酌清酒,香水行里混光阴……”

    “庆历三年十二月初八,为政绩,一日间消狱讼案件八十七起,有罪无罪皆放,视大宋法令于无物。”

    “庆历四年三月,州衙召役力三百名,加固历水河堤,本取三里外渔塘之土即可,扩渔塘又使河堤得固,一举两得。然葛文林为加功,取五里外之土固河堤坝,又取渔塘之土填五里外沟壑,一功变三功,徒耗役力。”

    “庆历四年六月二十七日,州衙宣告剿长清县盗贼百余人,实则逼民为盗,先任之放之,激化矛盾,化民之小错为大罪,只为仕途……”

    “懒官之害,远甚于贪官,天下懒官不除,则大宋难兴。”

    ……

    “今,苏良以命弹劾上官,只盼此文可以民声传至朝廷,传至天下,令懒官伏法,还齐州清明……”

    “齐州观察推官,苏良,书。”

    ……

    “这……这……这篇齐州懒官疏也……也太敢写了吧,葛知州和苏推官,一定有一个要完了!”

    “诸位,咱们速速将这篇文章记录下来,州衙能让墙上的文章消失,但却不能堵住咱们的嘴!”

    “苏推官在长清县任知县之时,有青天之名,百姓甚是爱戴,我是相信苏推官的,葛知州治下的齐州城,当下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应该非常清楚。”

    ……

    百姓们议论纷纷,围观者越来越多。

    就在此刻。

    齐州观察判官董大志也看到了这篇文章。

    他脸色突变,立即朝着一旁衙役道:“立即将墙上的文字全部清除,不得留下一个字!”

    稍倾。

    他带着一群衙役走到了撰写着《齐州懒官疏》的墙壁前,朝着围观者高声道:“诸位乡亲父老,吾乃齐州观察判官董大志,此文完全是诋毁知州之作,不可信之。有传播谣言者,杖二十,都速速散去吧!”

    百姓们自然不敢与官斗,纷纷散去,但还是有一些有心人记住了文章内容。

    砰!砰!砰!

    州衙衙役们拿着长刀、棍棒,直接将墙皮敲掉。

    不多时,这篇文章便消失了。

    紧接着。

    董大志来到了刚起床的齐州知州葛文林面前。

    葛文林早起,最喜欢的就是先饮一杯浓茶。

    饮完茶,吃罢早餐,散散步,溜溜鸟,再翻几本闲书,就到吃午饭时间了。

    午后他经常以巡查之名,出城遛一遛,或泛舟湖上,或河畔垂钓,或品尝野味。

    这就是他的日常。

    董大志立即将苏良《齐州懒官疏》的主要内容汇禀给了葛文林。

    “知州,我已派人清除了这篇污蔑您的文章,且禁止百姓传播!”

    葛文林黑着脸。

    文中揭发的他的罪行,基本没有错漏,显然苏良早就盯上他了。

    “这个苏良,是要与本官鱼死网破啊!”

    “你立即以‘诋毁上官’之罪,派遣衙役将他抓入州牢,另外,找个名头将他的妻子也抓起来,两个时辰内,必须让他签字画押认错,承认是污蔑本官。”

    “另外,对城内酒楼茶馆加强巡逻,一旦发现有议论此事者,立即抓进州牢,严惩重惩!”

    “本官是个爱惜羽毛的人,不容得有人如此诋毁!”

    葛文林喃喃道:“苏良,你觉得凭借一篇文章就能绊倒本官吗?这次本官就让你看一看,谁才是齐州的天!”

    葛文林之所以如此自信。

    是因京东路的监察路官,大多都是他的友人,与其沆瀣一气。

    而在汴京城,他也有靠山与探子,若有关于他不好的消息,中途就会被掐断,根本传不到中书。

    这时,董大志又道:“知州,此事会不会惊动富相公?”

    葛文林淡淡一笑。

    “新政恐怕要夭折,富相公身陷朋党之中,根本无暇来管此等小事!并且他现在不在青州,而在汴京城,我有足够的时间和办法让苏良承认是诬陷本官。”

    “即使上面派遣监察官员来查,我不贪不腐,只是做事慢了一些,能奈我何?”

    ……

    半个时辰后。

    董大志匆匆跑到葛文林的面前。

    “知州,不好了!苏良家中无人,听人说,他的妻昨晚就离家了,苏良更是不知去处!”

    “不知去处?莫非他要跑到汴京告御状?这个疯子!”

    葛文林黑着脸。

    他不觉得苏良能将他拉下马。

    可一旦闹起来,若惹得一身骚,也将影响他的仕途。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跑了过来。

    “葛知州,董判官,苏……苏推官一直都在推官厅,并未外逃!”

    听到此话。

    葛文林立即大步朝着推官厅走去,董大志紧跟其后。

    那衙役又道:“另外,王通判称感染了风寒,要在家中静养数日,便不来州衙了!”

    “哼!”葛文林冷哼一声。

    通判王岳贼得很。

    他见《齐州懒官疏》上骂的都是知州葛文林,便想躲一躲。

    作为一名挂职官,他年底便调走了,故而谁都不想惹。

    至于齐州的政事,若是好事,他就分一杯羹,若是坏事,他比谁都躲的远。

    ……

    推官厅内。

    苏良坐在桌前,正在认真地处理政事。

    他写完《齐州懒官疏》后,先去喝了一碗羊肉汤,然后便来到了推官厅。

    他想要看一看,葛文林到底有多么无法无天。

    苏良顶着“庆历二年进士及第”的官身,没有人敢公然害他的性命。

    他不躲不藏。

    葛文林最多就是以诋毁上官之罪将其拘禁起来。

    州牢内,其实是最安全的。

    此外,苏良还准备了十余篇《齐州懒官疏》,已让亲信扩散出去了。

    汴京城的民间小报,定然是喜欢刊登这类文章的。

    将事情闹大,苏良就有绊倒葛文林的可能,让唐宛眉去寻富弼,只是他自救之路中的其中一条。

    “苏良,你到底想要干什么?本官与你有仇吗?你竟做这种损人不利己之事,恶意诬陷本官!”葛文林站在苏良的面前,瞪眼道。

    苏良缓缓起身。

    “损人不利己?是不利己,但却对所有齐州百姓有利,难道我写的不对吗?”

    葛文林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道:“苏良,你应该是让你的妻去青州举报本官了吧!”

    “但你可知,富相公当下根本不在青州,而在汴京。其他监官,皆是本官之友。”

    “此外,本官若没有猜错,你应该派亲信将你的文章送向汴京宣传了吧!”

    “但你可知,钱能通神,并且你这种诋毁上官的文章,是很难传出去的,本官上面有人。”

    “若朝中无人,本官怎能做到知州之位,你应了解本官的性格,喜欢将大事化下,小事化了。”

    “你若能交待自己究竟做了什么然后及时撤回,本官可以既往不咎,并且只要你听话,本官保证你未来的仕途会非常顺利,如何?”    

    “哼,真恶心!”苏良将脸扭到一边。

    “唉!你们这种刚入仕途不久的年轻官员啊,真是愚蠢,幼稚,自以为凭着一颗热心肠就能救世吗?”

    “来人啊!观察推官苏良诬陷上官,散播谣言,将其抓到州牢,仔细盘问!”

    随即,苏良便被抓走了。

    葛文林看向一旁的董大志。

    “让他速速承认诋毁上官之罪,然后签字画押。切记,攻心为上,不可用刑,他毕竟是官身,用了刑,我们便有过失了!”

    “本官倒要看看,这篇文章能传到哪里,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接下来。

    葛文林将根据此篇文章造成的影响来决定如何对付苏良。

    他虽杀不了苏良,但寻个罪名让苏良降职受罚,仕途再坎坷一些。

    他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

    午后,州牢内。

    董大志一脸笑容地看向苏良。

    “苏老弟,你这是何必呢?钻牛角尖,疼得只有你自己,只要你承认是污蔑葛知州,葛知州一定会对你轻惩的。”

    “咱们的知州已经够好了,不贪财不好色,脾气也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的差遣才轻松,你若是碰到别的知州,早就有罪受了!”

    ……

    董大志不停地规劝苏良,但苏良一言不发,根本不理会他。

    ……

    五日后。

    一个闷热的午后。

    齐州知州葛文林一脸笑容地走进牢房。

    “苏良,你的奸计不会得逞了!”

    “汴京方向,你的文章已被人压下来了,你可知是谁压下来的?是当朝的枢密使夏枢相!”

    “你的这篇文章有影射讥讽夏枢相之意,他看后大怒,已经将其压下去了,哈哈哈哈……”

    苏良微微皱眉,没想到还有人捡骂的。

    夏竦确实是一个贪图享受的懒官,但其前些年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葛文林接着道:“至于你的妻,她未曾见到富相公后,便失踪了!”

    “咱们京东路剪径者众,很容易出意外,本官已经派人寻她了,你若想她平安回到齐州城,那就写下你的罪过,公开承认诋毁了本官。”

    “你放心!本官宽宏大量,会轻罚你的。”

    “哼!”苏良将头扭到了一边。

    他相信,依照唐宛眉的聪明,一定能想到解救自己的办法。

    只要唐宛眉没有被抓,他便有希望。

    ……

    七月初五,近黄昏。

    苏良变得焦躁起来。

    转眼间,数日过去了,依旧没有外来官提调他,显然是葛文林的罪证没有传出去。

    此刻的苏良。

    头发枯槁,脸色苍白,外加牢内闷热,脑袋已经有些眩晕。

    当下,完全是邪不压正的信念支撑着他。

    就在这时。

    两个配刀的黑衣青年走了过来,后面跟着两名衙役。

    一名衙役道:“这位上官,里面便是苏良苏推官。”

    “速速打开牢门,将苏推官请出来。”

    苏良听到这个“请”字,顿时有了精气神。

    自己有救了。

    片刻后。

    苏良被带到了州衙大堂,他刚进门,便见唐宛眉扑了过来。

    “夫君,咱们有救了,有救了!”

    苏良的心神安定了许多,抬头看向大堂内。

    大堂最上方。

    坐着一位面色白皙、微微胖的中年男子,其虽未穿官袍,但面带一抹正气凛然的官威。

    而在一旁。

    齐州知州葛文林瘫坐在地上,通判王岳耸拉着脑袋,董大志哭丧着脸,如丧考妣。

    唐宛眉扶着苏良走到了大堂中央。

    苏良望向前方,微微拱手。

    “你便是齐州观察推官苏良苏景明?”

    “是。”

    “《齐州懒官疏》可是你写的?你妻所持的齐州知州葛文林懒政的证据也都是你寻的?”

    “是。”

    “文章写得好!”

    “本官见过各种花团锦簇、粉饰太平的文章,都要看腻了,你这种针砭时弊,敢说实话的文章,少之又少,好文章,好文章!”

    “敢问上官是?”

    苏良面对这么一顿夸,感谢都不知该如何称呼。

    “本官包拯,现任监察御史,奉圣命携皇城司吏员调查富相公结党之事,可提调京东路所有案件。”

    “中途遇你妻申冤,便来到了这里,将你所言之情况调查了一番,经查,完全属实!”

    “包拯?”

    苏良听到包拯二字时,便下意识地去寻他额头的月牙。

    可惜没有。

    他没想到历史上的包拯竟然是这样一副面容白皙,微微胖的中年形象。

    监察御史,官阶不高,但位卑权重,连丞相都可弹劾。

    满朝文武,皆谈台谏色变。

    更何况。

    包拯此次还是奉圣命来到京东路,还带着皇城司的人。

    即使富弼在此,也要礼让三分,将断案的主审交给包拯。

    苏良知晓对方是包拯后,整个身心都放松了下来。

    有包拯在,诸事无忧。

    包拯高声道:“苏推官,你提供的证据甚是充足,不存在污蔑上官之行为,你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可立即恢复原职!”

    “另外,本官已将你的那篇《齐州懒官疏》传至汴京城,不久后,官家、中书相公们,还有天下的百姓都会看到此篇文章,懒官之害,确实高于贪官!”

    “包御史明察秋毫,苏良代整个齐州的百姓,感谢包御史!”苏良重重拱手。

    接下来。

    葛文林就要倒霉了,王岳和董大志必然也会受到惩罚。

    ……

    数日后。

    苏良的《齐州懒官疏》出现在汴京城街头巷尾售卖民间小报的小贩手中。

    百姓见惯了玉石般的文章。

    而今见到刀子般的文章,自然好奇,购买阅读者甚多。

    与此同时。

    大宋皇帝赵祯、两府三司诸相公以及所有的京朝官们,都看到了此文章。

    此文章最犀利之处。

    在于提出了一个论点:懒官之害,远甚于贪官。

    汴京百姓的眼睛甚是雪亮。

    闲聊之时,竟评选出了汴京城的第一懒官:枢密使夏竦。

    这让与夏竦从未谋面的苏良,已经成了夏竦的眼中钉。

    同月,在包拯的强烈举荐下,苏良得特旨,将以秘书省著作佐郎的京朝官职位,权监察御史里行。

    (本章完)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291/2291750/114687499.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