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王承舟是个好同志
第347章 王承舟是个好同志
你说人家不配当医生,可一大清早,病患敲锣打鼓的把锦旗给送来了。
你说人家心里阴暗,可就是这样一位心里阴暗的人,大晚上的往来三四十里,跑到外公社给人家孩子治病,忙活了大半夜,连个医药费都没收。
你说人家不懂得为人民服务,可问问这些真正的劳苦大众,别人都快把一行金光闪闪的大字贴到王承舟身上了,而那行字就叫“为人民服务”!
看着这些满怀感激,特意从老鸹林生产大队赶过来的老乡们,老少爷们儿一个个全明白了,脸上的神情渐渐变得无比坚定。
一些年纪大的,会来事儿的,早就满面红光的迎了上去,拽住别人的手寒暄道:
“别这样夸,别这样夸!俺们承舟还是个孩子,这样夸他,这小子会骄傲的!”
“哈哈哈,想不到俺们王家村的这个宝贝疙瘩,名声都传到你们老鸹林生产大队去了,不错不错。这小子是我从小看到大的,机灵、心善、有担当!以后乡亲们要是再有个头疼脑热的,还可以来找俺们这小子!”
“想不到大柳庄的老爷们儿还如此排场,不就是去治个病嘛,怎么还送了一面锦旗过来?不过,承舟身为咱们王家生产大队全体社员们爱戴的村卫生员,治病救人那都是应当的。各位爷们儿这么远过来,走,回家喝口水吧?”
看着这些恨不得把王承舟当自己亲儿子、亲孙子夸的村里人,王红河和李玉珠眼眶都湿润了,抹了把眼泪,不由得低下了头去。
刚才王铁林有句话说的不错——是非对错老百姓心里自有公论!
俺们孩儿是不是个心理阴暗的小人,让老少爷们儿来说!
你们父子三人即便把自己描得再好看,也是几只黑老鸹!
柳青一行人没想到王家村的老少爷们儿反应这么热烈,以为是王承舟在村里的人缘太好了,禁不住暗自感叹。
哪知道王卫生员刚才差点身败名裂……
不过,他们都是有眼色的人,知道人家在开大会,哪里会继续叨扰?当即就又跟王承舟握了握手,顺势把两块钱塞进他的兜里,一溜烟跑了。
跑出去老远,还回头喊话呢,“王家村的爷们儿,我们就先告辞了!你们村里能有王承舟这样一个卫生员,是你们的福分呐!下次路过俺们村儿,只要报上王卫生员的名号,咱们一起到家里喝酒!”
听到这些话,台子上的王铁林父子,满脸都成了猪肝色。
目送一行人远去,老少爷们儿哂笑着各自回去坐下。
大会继续。
不过,柳庄的人走了,郭明月可没有走。这妮子跟一个好不容易从深闺里逃出来的,大户人家的小姐似的,早迫不及待的跟王爱朵挤到一起,贼兮兮的等着王承舟坐回来开大会了。
台子上的陈同志张着嘴呆了半天,而后余光扫过王铁林父子,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板着脸继续说下去。
“师父,嘿嘿。”
见他坐过来,郭明月往旁边欠了欠屁股,扬起俏脸装可爱。
“你咋没回去?”
想起昨晚上她老娘郭陈氏的态度,王承舟眉头紧皱,质问道。
“我,我好不容易跑出来一趟,那么早回去干嘛……”
“你娘不乐意看到你跟我来往。”
“她不乐意就不乐意,我乐意就行!我,我要跟着你学本事……”
“回去不怕挨打?”
“不怕!如果能学到医术,挨打也值得!”
看着两人嘀嘀咕咕的,王红河和李玉珠摇了摇头,又是好笑又是叹息。
王爱朵坐在旁边,十分猥琐的向后仰着脖子,偷偷打量着亲密无间的两个人,一阵撇嘴。
“那个……”
正说着,郭明月突然扭捏起来,低着头,捏着手指,好一会儿才鼓起勇气道:“师父,能不能借我点钱?”
“你要钱做什么?”
王承舟一愣,连忙补充道:“可以,要多少?”
“就借我五块吧。”
郭明月松了口气,抬起头,一脸惆怅。此时台子上的陈同志正好又提到了挖河的事情,她嘟起嘴巴道:
“你也知道,家里就我娘和我两个人。”
“公社组织挖河,按照规定,每家每户至少得出一个劳力,如果实在不愿意去,就得出钱。”
“原本我是打算去的,可我娘死活不同意,说那样的地方到处都是老爷们儿,我上赶着去,是想找骂的。可她去我就更不放心了。你知道那句很难听的话是怎么说的吧?寡妇门前是非多……”
“所以,我想着我们干脆出点钱得了!”
<div class="contentadv"> 王承舟不由得一阵点头。
郭陈氏说的确实没错。往年挖河不是没有过女同志,可郭明月这样的却不一样。这妮子跟一个行走的荷尔蒙似的,容貌太过夸张,比前世那些女明星都要性感。
挖河的时候又是好些个公社的人在一起干活,鱼龙混杂,万一出了什么事情,那可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于是,他当即就把钱塞给了她。
郭明月握着那些大额纸币,心里一阵感动,抬起头,眉眼都弯了起来。
正在这时,四周忽然响起一阵喧闹,两人不得不停下交谈,伸着脖子瞅了一眼。
不知道什么时候,村子里的年轻人和那些个知青同志都变得激动起来,一个个面红耳赤的争辩着:
“不想去挖河就得交钱,这规矩我们是知道的。而且,为了好好学习,我们也心甘情愿交这笔钱。可买蜡烛又是怎么回事?”
“对呀,我们是想要更加充裕的学习时间,还有更加融洽的学习氛围。这些买几根蜡烛就能解决的了吗?”
“我们是想让大队切实的解决适龄知识青年劳动和学习如何分配的问题,在这里卖蜡烛算怎么回事?”
台子上的陈同志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显然什么卖蜡烛的事情不是他提出来的。
王建国却双手往下按了按,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解释道:
“各位知青同志,我这条建议不是想让你们买几根蜡烛,就是为了给大家创造更加充裕的学习时间,提供更加融洽的学习环境呀。”
“你们也知道,咱们生产队还没有通电,各家各户晚上点的都是煤油灯,可煤油灯有十分大的危害。它不仅可以产生一氧化碳,造成头晕、恶心、身体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咱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效率。而且,由于燃烧不充分,煤油灯还可能产生大量的黑烟,影响咱们的视力。长时间持续下去,别说学习了,眼睛恐怕都要出问题。”
“相比之下,蜡烛就清爽的多了。我跟供销社的高照阳同志已经牵好线了,可以专门为咱们王家生产大队提供一批蜡烛,至于花钱那都是小事。你们要是真的手头紧张,年底就从分红里扣。这也算是大队支部响应国家号召,对适龄知识青年的一种照顾政策吧。”
一众知青一听,不由得面面相觑。
王建国说的话确实有几分道理,可他们心里就是有点不对味儿。怎么让他们自己花钱,到最后还是大队对他们的照顾政策了?
而且,什么跟供销社的高照阳已经联系好了……怎么听都有几分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的意思。
听到他们的议论,王承舟拧着眉毛,差点笑出声来。
这他娘的是七十年代?
原来不管啥时候,下面都有些故意念错经的歪嘴和尚呀!
这他娘的哪里是照顾大队里的知青,分明是合计好了打算借机捞一笔吧?
果然,虽然大多数知青碍于王建国的势力打算吃这个哑巴亏,息事宁人。可知青里也是有愣头青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赵瑜和秦朗。
这俩人一个跟脑子里缺根弦似的,怼天怼地,啥话都敢说;一个就是热血小青年,受到了不公可是不会憋着,不吆喝几句都对不起自己的名字。
“什么蜡烛,我不点蜡烛!我要的是生产队合理安排我们的工作时间。比起晚上点灯熬夜,我更想早一点下工,趁着天光尚在学习,岂不是更健康?”
这小子的南方口音,每次听到都觉得好笑。
“就是!什么狗屁蜡烛!老子没钱买!国家是让各个生产大队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解决广大适龄知识青年学习和上工有机结合的问题的。你们这个解决方案,我不同意!”
秦朗是北方人,说话带着一股子吊儿郎当的京腔,并不比南方仔逊色多少。
老少爷们儿瞅着这俩刺儿头,一阵哄笑。
可笑完之后,又禁不住为他俩担心起来。
连王承舟这样的人,这父子仨都敢坑害,这些个身为外乡人的知青,如果不服从组织管理,指不定会被他们扣什么帽子。
“赵瑜,秦朗。”
不出所料,王建国脸色一沉,直直的盯着二人,“你们不同意这个解决方案,那二位就自己出个高招。如果能让各位知青同志还有村里的年轻人认可,大队部求之不得!”
“若是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你们俩就是不服从组织安排,是要被请到大队支部做思想工作的!”
“当着公社陈同志的面儿,你们有什么高招,自个儿说吧!”
赵瑜和秦朗没想到他会直接把难题推到自己身上,不由得愣了一下,可随之心里便冒起一团火。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291/2291819/115667306.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