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免费阅读小说 > 第52章 海盐衬衣厂

第52章 海盐衬衣厂


“八号到了,八号到了……!”

        售签员大声喊着。

        “到了到了,你们三个赶紧去拿!”

        周德路吩咐道,也不用他说,三人听到喊声拿着饭票就窜了出去,片刻后一人拿着一个大木托盘小心翼翼地走了回来,一个托盘里放着馒头和油条,另外一个托盘里放着七碗小米粥,剩下的放在另外一个托盘里。

        “儿子,这些是你的!”

        刘东来把一个馒头一根油条,一碗粥加上一碗豆浆放在了刘琅面前,即便儿子能吃,这些也足够了。

        放在碗里的馒头实在是不小,比成人的拳头还大一号,这么一个大馒头才五分钱,还有油条,一根三分钱,一大碗小米粥再加上一碗豆浆,他虽然能吃,可是也吃不了这么多,再说,豆浆和米粥哪有放一起吃的?

        看来是他们几个人每样都买上一点,完全不懂搭配。

        刘琅拿起一个馒头吃了起来,桌子上没有菜,只能用腐乳和臭豆腐下饭了,这种臭豆腐其实和腐乳一样,只是一个青色一个红色罢了,闻起来有些“臭味”,但味道非常适合北方人的口味,刘琅在前世也很喜欢吃。

        不过刘琅刚吃掉半个馒头,这几个大人就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尤其是刘东来,两个馒头一油条全部消灭,豆浆是一口喝干,剩下的一碗粥也是见了底,他看了看刘琅面前的那根油条,好像还没有吃饱。

        “爸,我吃一个馒头和一碗粥就够了,剩下的你吃吧!”

        刘琅啃着馒头看着父亲说道。

        “儿子,一会儿出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可得多吃一些!”

        “我吃不了这些,还是你吃吧!”

        刘琅的确是吃不了这么多东西。

        “那……好吧,反正是不能浪费了。”

        刘东来二话不说,拿起油条只是四口就吃了个精光,片刻之后一碗粥也见了底。

        吃了这么多后刘东来拍了拍肚子:嗯,总算是有点饱了。

        刘琅暗中好笑,父亲今年也不过三十岁,还是年轻人,加上平时工作量大,他的饭量比自己三十岁的时候可是大多了,现在这点食物半饱就不错了。

        刘琅也不着急,一边慢条斯理地吃着,一边看着周围其他吃饭的人。

        听口音,大多数都是同省其他城市的人,但也有些是南方人,从衣着上就能看得出来,现在是五月初,北方渐渐暖和起来,但夜晚还是有些凉,北方人大都是穿着“的确良”制成的长袖衣服,而那些南方人很多都是短袖衬衣,露着手臂。

        北方也有衬衣,大都是棉布制成,都是纯色调,不是白色就是黑色蓝色,可这几个南方人穿的衬衣就不同了,白色的底,上面绣着道道黄色的丝线,尤其是左胸口处的口袋上还用红色的丝线绣着“唐人”二字,这件衬衣要是穿在身上走在阜城街道上,绝对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唐人牌衬衣?看来南方现在已经有了品牌意识,比北方可是强多了。”

        刘琅看到这几位南方人只是心有感触,不过有几位北方人似乎是对他们的衣服感了兴趣。

        “几位同志,你们这“晚霞子”是从哪里买的呀?”

        一个操着辽北省连海市口音的人走到了那几位南方人的面前问道。

        辽北省内有十个地市级,每一个市的口音都不同,阜城市的口音最接近普通话,辽南地区沿海一带则带着浓重的“海蛎子”味,比如连海市就是如此。

        连海市的口音非常有特色,回家不叫回家,叫走家,吃饭叫做歹饭,女儿叫做棍宁,喝酒叫成哈酒,衬衣叫做晚霞子。

        “晚霞子?”

        那几个南方人听到对方的话愣了神,他们普通话都说不太明白,又怎么能听懂方言?

        “哎呀!这位先生,你……说得话………我们听不懂啦!”

        一个人站起来费力地说着自认为标准的普通话,刘琅听得出来,对方应该是江浙一带的人,舌头根发硬,普通话说得连自己都听不真切。

        “我问你“晚霞子”从哪里买的?”

        这位连海大哥有些着急,拉着对方的衬衣问道。

        这一下可把那位南方大哥吓得够呛,其他几位同伴也噌地跳了起来,一个个面色慌张地看着对方,肯定是把他当成坏人了。

        “几位几位,你们误会了,这位同志是问你们衬衣是从哪里买的?”

        刘东来急忙走过去替这位连海大哥解释。

        “衬衣?哦哦,衬衣呀!我晓得了晓得了!”

        对方这才明白。

        “对,对,就是“晚霞子”嘛,我就问“晚霞子”是从什么地方买的?我们也想买一件。”

        那大哥还“晚霞子晚霞子”地叫着。

        “他们连海市把衬衣叫做晚霞子。”

        刘东来又替他解释道。

        “晓得,晓得!”

        对方连连摆手。

        “这件“晚霞子”不是,这件衬衣可是我们厂子自己生产的牌子,如果你们想买,我可以卖给你们!”

        对方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说得很慢,周围的人还是听明白了,一下子就引起了一群人的目光。

        “什么?能卖给我们?多少钱一件?”

        旁边的有十几个人也不吃饭了,“呼啦”一下都围拢了过来。

        “这件衬衣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唐人牌,每件五块五毛钱,我们现在手里有三十件,如果要买,我给大家登记!”

        五块五毛钱可不便宜,要知道“的确良”也就六块五一米,一件能给成人做两件衬衣加个裤衩,算起来才是对方衬衣的一半还不到。

        不过在场的人可不在乎了,都大声喊道:好,我买一件……!

        “我买两件………!”

        “给我留一件………!”

        一下子食堂里就沸腾了。

        “大家不要挤,都排队,都能买到!”

        那几个南方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几个人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拿出了两个大箱子,里面都是崭新的衬衣,刘琅看到箱子上的字心中猛地一动。

        “海盐市衬衣厂?”

        这个名字怎么有些熟悉?

        突然,刘琅想起了前世时一本书上的内容。

        这本书写的是关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最早进行改革的企业的事迹,其中就有一家非常具有典型的企业,就是海盐市衬衣厂。

        海盐市衬衣厂是一家国营企业,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南方进行企业改革,提出了承包制这个名词,所谓承包就是下方权利,把企业的管理权交给个人,干的好就能多得收入,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办法。

        这海盐衬衣厂当时到了破产的边缘,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这个时候一位叫做步年生的副厂长承包了厂子,他接手后立刻进行全面改革,打破了“大锅饭”的机制,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企业里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使这个小厂的产品畅销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省一流的专业衬衫厂。

        应该是到八四年,这位步年生的事迹被群众日报刊登出来,号召全国的企业都向他学习,现在是八三年,海盐衬衣厂的名声只是在本省有名,一年之后就会享誉全国,据那本书中记载,当时全国无数国企负责人都会到这家小厂子里考察,还有很多外国记者前去报道,这位步年生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各方来客侃侃而谈,他一下子就成为了时代的名人,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在前世,刘琅就曾经对这家可谓是全国第一家“知名企业”做过一些研究,在他看来,步年制定的诸多规章制度都具有划时代的标志。

        他提出了“你做多少衬衫,就拿多少工钱,上不封顶,下不包底”的口号,直接打破了“大锅饭”的禁锢。

        又提出了“你砸我的牌子,我砸你的饭碗”,这是注重质量的表现,还对所有员工下了“请假不发工资”的命令,这带着一丝现代化管理的影子。

        可以说,这家海盐衬衣具有成为一家真正大公司的条件,但是后来,大概在八六年左右,由于政府决策的失误造成这家厂子的产能严重过剩,无数衣服挤压,短短数年的时间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就资不抵债到了破产的边缘,步年生也成了替罪羊锒铛入狱。

        归其原因,有步年生个人膨胀的原因,但最根本在于还这种国营企业先天的局限性,步年生虽然掌握了管理权,但是国营企业毕竟是国营的,决定权还在官方手里,官方要求你做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在八六年,海盐衬衣厂已经出具规模,当地政府觉得可以大规模扩建,于是立刻上马年产三十万套西服的生产线,还开建了近万平米的办公大楼,这一下子就掏空了所有积蓄,再加上当时制衣厂遍地开花,海盐衬衣厂的竞争能力已经大幅度减弱,衣服卖不出去一下子就完蛋了。

        改革开放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国企改革,而国企改革中最敏感的问题就是产权问题,产权不明确,这家企业就存在着种种不确定因素,不光是海盐衬衣厂倒在了这个问题上,在接下来了十年里,还有很多企业接连栽在了这个问题上,其中甚至有很多充满了希望的企业,到头来也是落了个悲惨的结局。

        作为重生者的刘琅,即便他熟知很多企业未来的结局,可他还是无法做什么事情,起码现在做不了,看着现在这家海盐衬衣厂,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刘琅的父亲也买了两件衬衣,一件是为媳妇买的,一件则是为父亲买的,一共是十一块钱,快顶的上他半个月的工资了,虽然有些心疼,但穿在身上绝对会引起周围人的轰动,算起来也没白来沈城一趟。

        其他人也是一人一件,尤其是周德路,干脆就穿在了身上,照着镜子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喜欢的不得了。

        “厂长,可别臭美了,咱们还得办事呢!”

        一个人笑着说道。

        “对,对,走,咱们去供销处看看!”

        办事重要,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招待所,坐上了公交车向供销处而去。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2728/2728429/20207676.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