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小说全文阅读 > 第473章 建阳固名士也

第473章 建阳固名士也


听到王文龙的话,在场的商人脸上都露出失望神色。

    江浙对日贸易量非常庞大,在场的丝绸、药材商人,几乎都在和日本做些走私生意,海禁如果真的如王文龙所说在未来十多年都不能开放,他们的生意就难做了。

    至于钱谦益这类名士,他们已然深入江南士绅阶级的利益关系网,他们结交的大人物不少都是可以在朝廷眼皮底下做着对日贸易的,对于这些走私商所受到的困境自然没有什么同感。只不过这种气氛下他们也不会多说话就是。

    赵子明的忧郁神色没有旁人那么深,他在杭州海商之中是顶级人物,自觉禁海对他的影响不会太大,但海禁毕竟增加了运输成本,他继续问道:“建阳先生可有相关建议?”

    “如今福建海上正在开发台湾岛……”王文龙的话似乎答非所问。

    赵子明追问:“先生的意思是浙江商人也去参与台湾开发?”

    王文龙笑着说道:“浙江商人若是愿意参与台湾开发,是为中华文明拓展土地添砖加瓦,想来福建海商也是欢迎的。”

    在场众人都能听懂王文龙的意思,海禁对抗不了,应该早做准备,王文龙推荐的办法就是在台湾准备一个走私基地。

    赵子明虽然对王文龙的建议不完全相信,但也决定过一阵子派人去台湾岛考察一下。

    而在场的许多商人也都生出同样想法。

    王文龙知道接下来的十几年东林党上台,为了表示自己明正典刑,大明对于日本的贸易严禁程度会远超赵子明等人的想象。

    赵子明觉得自己在杭州的人脉很广,但是按原历史没过几年他就会被抓,他的案子还会被做成通蕃的案件典型,对赵子明的审问和调查由浙江巡抚高举亲自督办,最后直接把他这杭州第一号的纺织商搞死,连带为赵子明跑船的大海主周学诗也被流放。

    在此之后朝廷党争越发剧烈,参与党政的人物谁都怕被对方说是通敌卖国,日本又没有游说大明朝廷政策的能力,对日本的海禁几乎没有解除的可能。

    历史上此后日本人所需的生丝越来越难从中国商人手里获得,于是转道寻找欧洲人帮忙,第一条路径是中国的生丝出口到南洋,日本人再从澳门、马尼拉等地找西班牙商人购买,第二条路径则是从台湾等荷兰人处中转走私。

    大明明明可以直接把出口利益权挣到口袋里,却自己搞了个制度,有钱不挣,反而让海主找欧洲人做中间商,让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挣得盆满钵满,帮助他们殖民台湾。

    能弄出这么奇葩的贸易政策,也无怪乎在欧洲人的记载中大明朝廷是一个神经刀一般喜怒无常的形象。

    众人已经谈到建立走私基地的事情,钱谦益也怕他们说的太多,牵扯到在场的文人,打断笑道:“放着这么一位大家在,何不说些更有趣的内容?我建议咱们继续谈论诗文,今日会上谁再说铜臭之事便自罚一杯。”

    李如椿点头道:“我今年所看诗文之中最喜欢的就是建阳先生的两首,《读荒政考》《佛堂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写的实在太有气力了,振奋人心!”

    “我不过撞大运罢了,写些东西全靠灵感,这位钱朋友才是真正的诗文大家呢,既有理论又有作品。”王文龙连忙谦虚。

    钱谦益连道不敢,也跟王文龙互相吹捧说:“建阳先生年初到辽东考古,发了两篇红山文章,继而又有《农业地理与钢铁一书》震惊天下,先生能讲讲这作品的由来吗?”

    王文龙笑道:“当时我前往辽东考古,发现红山玉器与中原的商周古玉有着明显的联系,然而辽东地处边远,我不禁好奇当年先民是如何远道从中原去往辽东开辟偌大文明?于是翻找地志,研究山形水势,这才发现从陕西过蒙古草原再向东去往辽东原来是一片坦途。”

    “这片土地平坦广阔,虽然如今都是游牧之地,但如若在气候温暖时期,此片土地却都将是水草丰美的良田。”

    “我又想到史书上李陵投降匈奴后开垦屯民,高句丽、契丹时的北地大城也都位于红山一带,可知千百年前如今的辽东大片湿地也都是农耕区,而当地变成如今的游猎区都是气候变化的原因。”

    “由此我又想到了气候变化对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继而更想到不同生产方式带来的组织模式也会不同……”

    王文龙开始大谈人类史观点,虽然《农业地理与钢铁》在江南热销,但对于大多数商人来说,这书还是太过于深奥,看到标题就不会购买,所以此书的内容对在场不少人还是新鲜概念。

    考虑到商人们的理解能力,王文龙讲的也尽量深入浅出,对于书中涉及到比较拗口的内容他直接跳过,只讲述人类史观的框架。

    因为讲史演义的流行,此时人对于古代史还是比较了解的。

    王文龙将那些演义小说中的历史都用客观眼光加以分析,比如他先说中华文明的思想来源于农耕生产方式的需求,上古之时中华文明的扩张伴随着农耕制度的扩张,以此来解释上古时的中原伐四夷、大禹治水。又用生产力变革带来制度变革的思想解释商鞅变法等等。

    许多内容都不是完全精确,放在网络时代多半会被笑是懂哥,但这样广度的内容足以说服在场明人了。

    王文龙有当年做直播的经验,带来的表达能力可比此时的文人要强太多了,一番谈话讲的在场人物无不印象深刻。

    李如松的宴会之所以能吸引名士参加,除了他给的礼物足够之外,还因为在宴会上发表高论是这年代文人扬名的最好办法。

    王文龙已经成为这场宴会众人瞩目的焦点,他这番深入浅出的讲述,已经把人类史的基本观念都说清楚,在场大多数人都能听懂,之后经人一转述传播,许多商人、小地主都一下明白了王文龙的思想,并且对这富有开拓精神的思想深感认同。

    王文龙的名气直接在江南的商人阶级之中再上了一个层次。

    钱谦益十几年后在自己的《牧斋初学集》之中还忍不住回忆王文龙演讲的风采,评价道:“建阳固名士也,其思深如海,教化无私,仪态万方,所言温如、卓如,洋洋做论,使虽贩夫走卒亦能解其旨,宗家风度,一见难忘。尤其江南商贾,以其为贤哲者甚多……”(本章完)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330/3330828/11110680.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