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花部革新
赵惟卿招揽了三百户移民,总共花销还不到一千两,远远低于王文龙之前对于开发皮岛的投资估算,一番操作就是王文龙也得表示佩服。
朝鲜百姓不收白银对于王文龙来说一直是件头痛的事情,因为皮岛现在还不在山东,到辽东的主航线上,想要运粮到皮岛,需要专门去山东雇佣船只,运送成本大大增加。粮食运到之前还要建设港口粮仓等等,偏偏朝鲜人不见粮食不干活,想要开发皮岛,需要先调粮、调人,成本和运输成本加进去,三千两远远打不住。
而现在赵惟卿一番操作,皮岛不到一个月就来了三百户移民。
王文龙甚至没出什么钱,皮岛上有的是木材,至于干活工具,铁山本地就产铁器,而且因为没有市场买卖,此地的铁价非常便宜,斧头锯子等建设工具甚至是朝鲜人自己带来的。
港口、粮仓和居民区建设都已经陆续上马,到此时,资金才花了不到二千两。
甚至这还是王文龙不忍心,一个月间运了两次粮食到皮岛上才有的投资。
照赵惟卿的计划,他原本今年上半年只打算运一次粮食。等到下半年皮岛成为主航线之后,粮食的运价将大大降低,那时他才会再考虑运粮之事。
但这肯定会导致皮岛上的移民拿了银子买不到粮食,甚至会饿死人。
赵惟卿对此无所谓的表示:“买不到粮食,饿了肚子他们自己就会回去。反正咱们是见成果才发钱,他们拿到钱时港口屋宇都建设完了,事情干完人回去,正好省粮么……”
王文龙算是明白为什么朝鲜官员对于这些辽商如此讨厌了。
他甚至怀疑,如果不是有自己的笔资金以及李如梅背书支持,赵惟卿都能派人假装成海盗把那些因为吃不上饭而划船回大陆的朝鲜人直接在海上给抢了,工资都能回收再利用……
至于毛文龙,这一系列操作早已经把他给看傻了。
几天之后,毛文龙一脸欣喜的找到王文龙:“现在皮岛上的港口已经开了粮仓,货仓也在建设,光看这个建设规模,未来就是比金州卫也不差。”
这一个月的经历给他带来的惊喜太多,只不过他还是有个忧心的点:
“现在惟一难处就是皮岛的一切补给都还要仰赖大陆,万一走私之事被朝鲜或我大明反对,岛上的补给或许会有困难。”
王文龙同意:“赵惟卿有吸引移民的本事,但是对于岛屿经营却不一定是十足好手,皮岛开发光靠把人骗来是不行的,未来想要把皮岛做大必须要解决粮食和柴草供应问题。”
毛文龙点头说道:“我已经想过想要靠皮岛上的粮食产出完全自给自足断不可能,也不是皮岛开发应该追求的,但我们至少要追求一个保准的数量。就比如被封锁十日之内还有粮食。”
王文龙一笑,毛文龙果然是做大将的人才,对于危险情况的敏感性不是赵惟卿这种投机商人可以比的。
王文龙干脆提示他道:“若是想要保有此地的粮食供给,一来是多建粮仓,改善储粮技术,但如果只把粮仓建在一处,若是被水师封锁,也就相当于没建。这时就要拿出第二点办法:伯龙记得之前我们在黄海沿岸看到的那许多岛屿吗?”
毛文龙思索一番,眼睛越来越亮:“建阳的意思是狡兔三窟?”
“没错,但还不止如此,”王文龙道:“那些岛屿的面积都不算小,上面或许会有不同功能,在最开始建设之时便可以主动规划,比如某地方用来养猪羊,某地方用于港口中途补给,渐渐的将一连串岛屿都给他占领并控制起来,如此方可保万无一失。”
“好办法!”毛文龙极为赞同。
对此王文龙毫不意外,因为这就是原本历史上毛文龙经营皮岛的方式,历史上毛文龙打战的水平实话实说也就一般,但是此君的规划水平真不是盖的。
他这个东江镇总兵所拥有的可不仅仅是一个皮岛,毛文龙所控制的是沿着黄海北岸的一连串岛屿群,每个岛屿都被安排了不同的功能:薪岛用来打柴,石城岛用来做中途的守卫点,獐子岛、大鹿岛、小鹿岛用来放养牲畜提供肉食。
靠着这样的方法,原本历史上的毛文龙直接建设了一个海上的东江镇,往南可以接受大明的补给,往东可以接收朝鲜的补给,在海上有无数堡垒,同时还控制着陆地上的一些屯垦区、游击区。
整个辽东半岛都被后金给占了时,而毛文龙的士兵居然还能在鸭绿江口种地,辽东的人口密度太低。
毛文龙的士兵借助海上航线,根本不从陆地往来,导致这些零星的屯垦区后金军找都找不到。
而努尔哈赤只要起兵去打山海关,毛文龙的东江镇就会突然从满天星斗的状态聚集在一起,沿着鸭绿江北上去打金军老巢。
等后金大军气急败坏的班师回朝,毛文龙的部队又散入黄海,后金根本抓不到。
毛文龙对于王文龙所说的开发皮岛的方式,越想越有道理,当下便决定说道:“既然如此,今年我便在这辽海驻扎,想办法多将沿岸的岛屿控制在手中。”
此时的辽东地广人稀,这些海上岛屿又不在主要的航道上,毛文龙派人去将沿岸岛屿画影图形,掌握了航线,未来就是明朝,想要抓他都抓不到。
而且他已经想象到这一连串岛屿被开发起来有怎样的政治经济潜力,为啥袁崇焕历史上杀毛文龙时要把他骗入皮岛军营,努尔哈赤派兵想抓毛文龙都抓不到,如果毛文龙真想跑,随便往黄海北岸上百个岛屿一躲,给袁崇焕十年也抓不着他。
毛文龙已经决心照王文龙所说,将皮岛开发成一个海上王国,志向非常远大。
至于赵惟卿,他和李如梅都以为皮岛的开发也就是一个走私港口便到头了,完全没有想到此地的战略意义,也不觉得王文龙和毛文龙到海上去乱看海岛有什么好处。
市场还没做大时就分散投资,从商人的眼光看来是很不智的行为。
恐怕要等到毛文龙手下建起一道海上长城之时,赵惟卿才会惊讶于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五月初王文龙再次带人从丹东九连城北上到达沈阳中卫,王骥德已经在那里等他。
皮岛开发之事,王骥德不想参于,所以这段时间他都待在金州,倒是在当地喜欢上了皮影戏。
在沈阳,王骥德一见到王文龙便激动说道:“我似有一个戏曲的新理论。”
“说来听听。”王文龙道。
王骥德说:“辽南海路断绝之后,距离中原地区太远,虽然有商贸往来,但是文化交流却是薄弱,以至于此地之皮影戏演出内容往往荒诞不经,许多瞎里胡闹的东西都被编了出来,但我看了这个把月,却觉得这些瞎里胡闹的东西颇有乐趣。甚至比真实的历史故事以及小说话本更要有味道,这种戏曲感觉我在江南时也有,但却从未如此强烈……实在是口说不出。”
听闻王骥德一番叙述,王文龙直接笑着道:“我为兄长试言之:戏曲作品所演之事不必皆有证,所演之人不必皆可靠,可以不拘文理、不讲格局、不循声韵,只要便于扮演、发人歌泣、尽情动俗即可。”
“对对对!”王骥德连喊三个对字,点头说道:“我想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的戏曲比之过去老戏好看的多!”
王文龙心里不禁感叹,这皮影戏果然是古代民间艺术的瑰宝,居然在明末就把“花部革新”给启发出来了。
原本历史上清代以后皮影戏在北方风行,演出场次很多,同时皮影戏又不受高雅的文人所重视,导致皮影戏的剧作内容有相当多偏向于百姓民俗的再创作,渐渐脱离了古代戏曲一般的创作模式。
于是原历史中皮影戏便促成了“花部革新”运动。
原本历史上的此运动领导者是陕西的皮影剧作家李十三。
乾隆年间李十三在创作中提出:皮影戏曲的故事内容不一定要照搬史书或者是改编已有的故事,完全可以虚构创作,也不需要依照古板声律,只要好看好听就行。
这些思想在后世人可能以为是废话,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曲艺创作却影响深远。
在花部运动之前,戏曲的创作模式一直是剧作家将流行的小说、民间故事或历史典故改编成戏曲,基本不存在,先有剧本,再有故事的创作。
就比如关汉卿写《窦娥冤》是根据《列女传》中的故事改编而成的,汤显祖写《牡丹亭》是根据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的。
这种“出出皆有传头”的要求明显限制了戏曲创作的题材,而花部革新之后,中国的戏曲作家才终于不再“改戏”,而是“写戏”。戏曲故事终于能专门作为剧本被写出来。(本章完)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330/3330828/11110745.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