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过渡
一切上了正轨,日子就过得快。
玉儿也习惯了半个月处理事情,半个月出去浪荡的日子。
回趟骊山,去趟终南山,逛逛辖地,到处都很好玩,甚至还和华山那位打上交道了。
烟娘就很兢兢业业,能不离开长安就不离开长安,除非玉儿实在看不过眼了,带她出去转转,还得用出公差的名义。
弄得现在长安城都知道了,土地奶奶不一定天天在家,但是烟娘子上午不在,下午也一定在。
红睿表哥,担着个庙祝的名头,他觉得很是影响他的桃花,他前几百年也是寻欢作乐惯了的,现在过得是清心寡欲。
他有时候都在想,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一条没有情关的狐狸。玉儿如果知道他这个想法,一定会告诉他,不可能!
竹师兄被玉儿烦够了,跑回骊山了,说最近几百年都不想再见她了。
玉儿表示,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男人的话能信,母猪都能上树。她就不信,自己要是能把灵芝娃娃拐回来,竹师兄能放心让自己养。
闻文,还是老样子,前不久刚还完了债。强调一下,欠的是玉儿的,玉儿可没有收利息。
这债呢,是欠了一回又一回,还了一回又一回,也就是玉儿根本不用这玩意儿,手里头也有存货。不然恐怕每个月给下头土地公们的月俸都要发不出来了。
祝斌成家了,就和那个韩晚宁韩娘子。是这么回事,韩娘子自从好了,每到初一十五一定来上香,一来二去,你来我往,两个人也就看对眼了。
婚后生活也美满,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大的十岁,小的六岁了,十几年如一日,还天天腻歪着他娘子。
玉儿每次看到,都得在心里呸一句,恋爱的酸臭味,熏到她的鼻子了。
祝老爷子没啥好说的,老当益壮,不仅还能忙里忙外,这俩重孙子也是他在土地庙里帮忙看大的。
不过现在玉儿也不怎么让他辛苦了,健壮是健壮,该休养还是得休养。
接班的庙祝是祝斌的阿爷和阿娘,二人有点年纪了,就把家业给了祝斌,自己守着祝老爷子和孙子孙女过日子,过得也挺乐呵。
玉儿这几年挺乐此不疲的去终南山和季漂亮那里。
终南山上有不少老道士,跟着他们喝喝茶,聊聊天,甚至是炼炼药,玉儿都觉得挺有意思的。
孙思邈开始着书立说,玉儿还时不时的去看看什么进展。
就是写书这个事,大家都明白,他就很容易暴躁,玉儿还老是问,他就更暴躁了。孙思邈的小茅草屋旁边就差立牌子,广而告之,涂山氏玉儿禁止入内了!
至于季漂亮那里,最重要的是他这个口音,玉儿觉得实在是有趣,还有一段时间,执着于让他学官话。
季漂亮学了两天,实在是受不了了,觉得为难自己干嘛,反正周围滴人又不思听不懂。
大人,额不想学了嘛,额忙滴很。娃娃们滴安全,还得靠额呢。
玉儿想起来,季漂亮一本正经的站在她跟前,说话却操着一口纯正的口音,就觉得好笑的不得了。
至于能和华山那位三圣母打上交道,是因为有阵子太无聊了,能干的都干了一个遍了,就干脆主动出去社交社交。
结果刚进了华山,就发现一个美人在行侠仗义,玉儿这看脸的小家伙,就颠儿颠儿上去给人帮忙。
后来一细看,芙蓉面,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嘴,锥儿鼻,元宝耳。周身气质仙气飘飘,超凡脱俗。冷脸时庄重,微笑时慈悲。这不就是女神仙本仙嘛。
就这么着,俩人算是搭上线了。
至于敖澜,玉儿回过骊山找她,不知道是阴差阳错,还是真没缘分,次次扑空。久而久之,玉儿也就随缘了。
“有些星星注定是要坠落的。”
玉儿今天晚上坐在屋顶上赏月,结果发现那颗新的帝星突然星光大盛,而与之遥遥对立的两颗王星及周围小星迅速暗淡。
玉儿的眼睛看向皇宫的北宫门,好多人呀,也不知道今天晚上城隍庙里又要收多少冤魂。
不过这就不是一个小小土地神该考虑的了,最多同情下,城隍爷和他手底下的人得加班呀!
第二天消息就传了过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秦王李世民诛于昨夜杀在了玄武门。甚至于他们二人的儿子们也已经死于李世民手中。
玉儿对于这种举动一点也不奇怪,毕竟就算是动物在争夺交配权时,还会打的头破血流,想把雌性动物的幼崽全部杀死,更何况是皇位的争夺。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纷争一旦开始,也就不能叫停了。若李世民若棋差一着,沦为阶下囚,他的大哥和三弟同样也不会放过他和他的妻儿。
两个月后,唐高祖–李渊禅位于二子秦王李世民。
大唐迎来了它的第二位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由此开启了一段盛唐的传说。
玉儿掐着手指头盘算着,猴哥快到出来的时候了,趁有空得再去看看他。
猴哥是在取经路上遇到了狐狸精小玉的爹娘–狐妹和五哥,那岂不是说,距离宝莲灯的剧情也不远了。
时间线还真的是挺赶的,猴哥那里肯定是要帮把手。
三圣母这个就很麻烦了,女仙思凡动情本就不被允许,动手的还是人家亲哥哥,这事不好掺和,交情也没到那一步。
可是眼睁睁的看着一个这么好的姑娘,碰上刘彦昌这么一个……人,好像良心上又有点过不去。
算了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可让玉儿没想到的是,她发愁的事还没到,一件让她愤怒的不得了的事,先发生了。
李世民登基后,改年号为贞观。
贞观有“中、正、伟大的道理”,“澄清天下、恢宏正道”的意思。
他选择“贞观”年号,就是向天下人宣布他要建一个弘扬中、正大道的完美治世。他也确实做到了。
贞观五年,长安就迎来了第一批日本遣唐使,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阿倍仲麻吕,为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371/3371655/11111108.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