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 126.第125章 ,苦一苦颍川豪强和谋圣投靠

126.第125章 ,苦一苦颍川豪强和谋圣投靠


第125章  ,苦一苦颍川豪强和谋圣投靠

    英布不好意思的笑了半天,不过内心当中还是很受用徐凡的夸奖的,他在军中的时候是斩将夺旗的猛将,即便不在军中,也可以立下大功。

    葛婴说道:“将军还夸奖你是治国之才,上马能杀敌,下马能安民。”

    英布听到这话笑的牙齿都要露出来了。

    葛婴却继续说道:“干脆你就专门当郡守得了,帮助周长史治理我义军的地盘。”

    这个时候英布才有点慌张道:“我有多大本事,大家还能不知道,颍川郡之所以能治理的如此好,多亏了将军给我派遣了一个好的主簿。”

    说完英布拉着一个书生到徐凡面前道:“他叫陈平,现在是我的主簿,他见识非凡,颍川郡补种的如此快,还多亏了他的办法。”

    陈平这个名字倒是有点熟悉,只是一时间他也记不得陈平做过什么事情,但徐凡却明白能在记忆当中留名的,那必定是青史留名之人,是这个时代的人杰。

    于是徐凡对陈平拱手问道:“陈主簿,不知道你是如何让这颍川郡补种恢复的如此快?”

    陈平显然被徐凡的大礼惊讶了,快速回了一个礼道:“不敢当将军如此大礼。”

    然后他解说道:“因为秦吏乱法,整个颖川境的田籍已经彻底乱了,想要短时间内分清楚田产,这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情,而补种的时间又不等人,所以属下等人和当地的百姓约定,先种田,后分田,每户先种植100亩田,秋收之后,按照公4民6的方式分配,大家先播种,选择播种完之后有时间,百姓们才缓慢拿回自己的田地。”

    徐帆问道:“百姓们愿意这样干?”

    分田这种事情,即便想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更加不要说还要百姓种其他人的田地了。

    徐凡可记得他看了好几本历史小说,都记载了那些豪强盘剥百姓的方法,一块土地荒在那里,百姓开垦出来了,豪强马上拿出田契说是自己家的地。这些豪强让百姓帮他们白种了一年田,落的颗粒无收,还帮这些豪强开发出熟地,豪强的这一套方法,自己倒是省力,剥皮拆骨一丁点利益不留给百姓不说,还要百姓补贴他们,零成本赚了200%的利润。

    但这套方法对天下造成的危害却是极大的,这导致百姓情愿成为佃户,流民也不敢轻易垦荒,豪强们赚多了轻松压榨百姓的钱,也不愿意出力气垦荒,整个天下就陷入了无意义的存量内耗当中,直到流民越来越多,整个天下彻底崩溃,在后世江南开发才会持续上千年,就是因为这些豪强一直在起副作用。

    陈平钦佩的看着徐凡道:“将军起义至今,言必行,行必果,与百姓秋毫无犯,义军在百姓眼中就是王者之师,颍川境的百姓自然会相信我们义军公平公正,不会吞没他们的土地。”

    而且这样划分对他们也没有害处,甚至还有好处,大部分的百姓根本没有上百亩土地,而现在他们也只是相当于低价佃了上百亩土地,再继续浪费时间下去,颍川郡的百姓只能是颗粒无收,普通百姓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余粮,哪里浪费的起一年播种的时间,百姓也害怕饿肚子,自然不敢荒废土地。”

    徐凡感叹道:“信誉不但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的支柱。”

    陈平的话让徐帆想到了后世那场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这就是一场用信誉堆积出来的胜利。

    只可惜后世子孙,一点都不爱惜,弃之如草芥。

    而现在义军良好的信誉,也是靠徐凡自己严抓义军的军纪一点点抓出来的,所以有句老话说的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他们是可以感觉出来的,义军来到颍川郡的时间虽然短,但百姓却知道义军对他们好。

    而现在徐凡就得到了回报,颍川郡的百姓也愿意相信他,先耕作别人的田地,在等待秋收之后再分粮食。

    这种事情秦吏和本地的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因为百姓根本不会相信他。他们更喜欢做欺骗百姓的事情,而后吃干抹净,一点利益都不肯留给那些辛劳的百姓,这种事情古往今来都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而后徐凡对英布道:“伱是这里的郡守,带我看看这段时间你做的如何。”

    英布笑道:“保证不会让将军失望,不过属下也有一个要求。”

    徐凡笑道:“说。”

    英布道:“要是将军您满意了,这个郡守就不要我当了,我想继续带兵攻城攻城略地。”

    葛婴笑道:“2000石的郡守你都不当,这可是一方大员。”

    英布道:“听着你们在三川郡全歼李由5万大军,听得我心都痒痒,恨不得带1万大军为将军为将军攻城拔寨。”

    徐凡道:“这你就浪费了一个功劳,这次之后义军要改变战略,南下攻取楚地的其他郡县,你可是我义军前三的猛将,必定会领兵一方攻城掠地。”

    英布笑道:“将军,您这个消息对我来说就是奖励了。”

    而在他们不远处也有几个人盯着徐凡他们,这些人就是颍川郡的豪强,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就是隐藏多年的张良了。

    两个多月前,徐凡阵斩王离,全歼大秦3万精锐,即便是远在东海郡的张良都吃惊不已,同时自己的家乡也被义军收复,他就动身前往颍川郡了,既是想要看看家乡,也是想要考察一下义军的情况。

    他来颍川郡已经有一个月时间,在族兄张忠的带领下,见识到颍川郡四周的情况,也考察了义军的情况。

    结果他发现很多义军士兵帮助百姓种田,张良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却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陈郡义军军纪严明,买卖公平,颍川郡百姓根本不害怕他们,这让张良对义军的评价异常高,称之为王者之师。

    而徐凡弄的戏曲《楚昭女》《活着》张良也看了,看完之后他拍案叫好,感叹道:“这两部戏曲可顶二十万大军。”

    这简直是对着秦军的死穴打,尤其张良看到每次这些戏曲在村里上演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看完的百姓无不痛哭流涕,对秦国秦吏和始皇帝喊打喊杀。他就有点理解义军为什么可以快速转化被俘虏的秦军了,只要受到了秦国的压迫,看了这两部戏曲的秦军就会对秦国充满仇恨。

    张良甚至想起十年前,当时韩国刚刚被灭国,第二年就出现大旱,地里颗粒无收,当时韩地的贵族就想靠着这场天灾推翻秦国的统治,只可惜他们失败了,张良的兄长死在这场起义当中。

    现在他想起来,当时他们就不如义军,义军用戏曲引导百姓痛恨秦国,又用均田收买百姓,在得到百姓信任之后反抗暴秦,他们当初只是利用百姓,却没有给百姓多少利益,那个也是勾心斗角,现在想来这大概是他们失败而义军胜利的原因。

    “看这些戏曲有何意思,真不知道这些百姓嚎啕大哭什么。”张忠是不能同情《楚昭女》《活着》。因为这些离他的生活太远了,即便是国家灭亡,张家不是贵族了,但依旧是本土的豪强,徭役重税还轮不到他们。

    “子房,你是不知道,这义军暴秦还狠,我们家的地好端端的就被他们征收了,说是不能让地荒着,荒着要收一笔土地荒置费,家里的奴仆也被他们解散了,说这是暴秦的恶政策,滑天下之大稽,千载以来就有奴仆,这怎么是暴秦的恶政。”

    张良问道:“族兄为什么要荒废田地?”

    张忠苦笑道:“这哪里是我想要荒废,我家本就田地多,以前都是靠佃户种植的,但前段时间颍川郡不是大战一场,死了好几万青壮,而后义军又均田,把官田全分了,佃户现在都去抢义军的田地了,哪里还会来我家租田,奴仆又被他们强制解散了,改成什么雇佣,但这奴仆一放出去就分义军的田地了,只有很少的人留下来。”

    “而后最无耻的事情来了,子房你是不知道,因为奴仆释放的太多,后面三川郡又来了义军的家属,他们土地不够分了,就把我们的土地全部收缴走了,说什么我们种不过来,义军买下来了,给其他人种不浪费。

    但却不给钱,说一次性给钱怕我们花光,每年给我们一成粮食作物赎买的钱,还说给我们三分利息,分10年偿还,这简直就是土匪,我差他们三分利息。”

    “这义军简直是比暴秦还要暴秦,早知道这义军会如此可恶,我们当初就不应该帮助他们攻下阳翟城了。”当然张忠这是气话。

    当初的情况即便没有他们,阳翟城也守不住。赎买政策也是徐凡在颍川郡施展的新政,就是为了回收这些本地豪强的土地。

    徐凡倒是进化的很快,深得政治欺软怕硬的精髓,整个颍川郡豪强几乎都没有加入义军,他们自然就不是自己人了,欺负他们也没有人给他们打抱不平,把他们的土地全部分给百姓,他们也没有办法报复义军,义军反而可以得到整个颍川郡几十万百姓的支持。

    那还有什么说的,只能苦一苦颍川郡的豪强的,骂名徐凡担着。

    张良了然点点头道:“这义军首领是重百姓而轻豪强,终究是我们没有实力,这才没有被义军看轻。”

    张忠被这话说的一愣,内心好像被针扎了一般,韩国这个国家好像一直都避免不了打酱油,挨欺负的角色,战国说是有七雄,但只有韩国一直在挨打,即便比他们弱的燕国也是雄起过一回,差点灭了齐国。

    张良继续说道:“但在天下义军当中,最有希望灭秦的终究是陈郡义军。”

    张良这一路上也见到了泗水义军,和陈郡义军比起来就是一个草台班子,到现在秦嘉也没有攻克整个泗水郡,而且即便是被秦嘉控制的地区,秦嘉和他的手下也只知道破坏秦国的法律和制度,杀戮破坏他们的秦吏,发泄他们对秦吏对秦国的不满。这本是人之常情,但秦嘉他们只知道破坏,却不懂建设,只知道摧毁秦国的制度,却不知道建设属于他自己的制度,看到这一切张良就明白,秦嘉他们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张良只是稍作了解就离开了泗水郡,后面他又听到田儋兄弟大败,齐地几乎被秦军收复。这让张良明白,秦军的战斗力并没有减弱,而现在真正来到颍川郡之后,他才发现徐凡的胜利果然不是侥幸得来的,和草台班子的秦嘉不同,义军全面继承秦国如此战争机器一般的制度,却又全面弱化了其残暴的秦律,徐凡在破坏秦国制度之后,又有选择的保留了一些好的制度,一些有利于现在战争的制度。

    秦国的军功受爵被均田取代,亭里制这样深入百姓的征兵系统也被保留,可以说陈郡义军就是一个不残暴的秦军系统,或者是王者之师版本的秦军。

    本来他还奇怪义军的钱粮从什么地方来,秦军残暴是为了养活这套庞大的军功系统,义军减少了处罚制度,但他们不可能虚空变出钱粮了。

    现在听到族兄的抱怨之后,他就明白了,义军这是把上层的利益分给了下层,而且张良惊讶的发现能做到这点的只有陈郡义军,因为他们的上层全部都是底层上来的,义军高层还没有完成身份上的转变,所以他们认可这种照顾底层利益的制度,而其他义军却是本地豪强联合起义,他们可以分秦国的利益给百姓,但不可能损害自己的利益分给百姓的。

    张忠苦笑道:“这又有什么用,天下各国都复辟了,只有我们韩国没有复国,徐凡不想让我们复国,我等又有什么办法。”

    张良摇头道:“族兄你们太心急了,只立下一点微末之功,就想要义军吐出颍川郡,徐凡没有驱赶兄长等人已经是大度了,真想要复国,就要加入义军当中,建立功劳,这样义军才不好拒绝我们复国。”

    张良在考察义军的状态之后,发现他们是最有可能覆灭大秦就打算加入陈郡义军,其实以张良的智慧他已经发现大统一的国度才是最适合这个天下的制度,只是秦国灭了自己的祖国,杀了他的兄长,让他家破人亡,这成为他的心结,让他难以安心的生活在大秦的这片天空之下。

    而徐凡也察觉到张良这一行人,他走过来问道:“这位兄台很面生。”

    张良气质独特,虽然年近四旬,身材高大,容貌甚伟,用后世的话来说是一位帅大叔,让人看上去有好感。

    “韩人张良见过上柱国将军。”

    “张良!”徐凡脸色微微一变,汉初三杰,青史留名的兵家谋圣,这可不是一般的有名,即便是5000年历史当中,张良也是可以名列前茅的人杰。

    张良看到徐凡的脸色奇怪道:“上柱国知道在下?”

    徐凡笑道:“博浪沙的勇士,刺杀过始皇帝的豪侠,张良公子的名字天下皆知。”

    张良摇头道:“比起上柱国,在下的这点名声就算不得什么了。”

    而后他拱手行礼道:“在下这次来此见上柱国,就是想要投靠将军,还请将军收里。”

    徐凡托起他道:“我义军缺少的就是您这样的人才,欢迎张良公子加入我们义军。”

    张良道:“不敢称公子,将军称子房既可。”

    徐凡点头道:“子房先生先和本将考察颍川郡,等本将了解子房先生的才能,再量材而用。”

    经过了这一年多的战争之后,徐凡现在对看到名人的心态放的很平稳,得到了不会太欣喜,失去了也不会太失落,义军的强大靠的不是一两个人的强大,而是制度性的整体强大。即便谋圣到来也不可能给义军带来质的飞跃,自然也就不用太重视了。

    接下来的时间,张良和陈平两人就跟着徐凡,视察了颖川郡各县补种情况,让徐帆非常满意,基本上没有田地空缺,能种上粮食的地方都种上了粮食。

    同时他徐帆也视察了,从三川郡迁移到颍川郡的百姓居住的生活情况。发现还不错,大部分都有房屋也分了田地。颍川郡经过了一番激战之后,人口损失了好几万,这些迁移过来的人倒是正好补全了,缺失的人口。

    当然一次性迁移十几万人,现在颍川还有大量的百姓都缺少房屋,而现在颍川气候还算好,百姓还可以住帐篷,但长时间肯定是不行的,而在补种完成之后,百姓们开始开始砍伐树木竹子等建设材料,准备建设自己新家。

    陈平对徐凡道:“我们已经尽量帮助百姓解决建设房屋的工具问题了,每个村里都分了10套锯子,30把铁斧子等工具。”

    徐凡问道:“不能每户给一套吗?”

    一个村里有上百户人,只给这点工具徐凡担心不够用。

    但陈平只能苦笑道:“铁器珍贵,颍川郡只能少量打造,而陈郡也接纳了大量的移民,输送的铁器也少,能分到这些已经是在不影响军工的情况下了。”

    对此徐凡也只能无奈叹口气道:“终究是生产力不足。”

    这个时代的铁器异常珍贵,一斤铁可以换1石粮食,可见炼铁技术的落后,徐凡倒是知道高炉技术,甚至还知道煤炭炼焦,焦炭炼铁,大铁锤在徐凡的提示下已经弄出焦炭了,也可以炼出一些优质的铁。

    但这点进步还不足与让炼铁技术由量变引起质变,毕竟徐凡只是从小说当中听说过高炉炼铁,高炉是什么样子的其实他也没有见过,徐凡有理论知识,但他没有动手能力,他需要这个时代的高技术人才来配合才可以把自己脑海当中的技术提炼出来。

    陈平继续道:“所以为了公平,竹楼都是统一建设的,大家一起修建速度快一些,而且工具也可以统一使用。”

    徐凡只能走到修筑竹楼的人家喊道:“老哥,我也来帮。”

    主人不知道徐凡的身份笑道:“多谢后生,我们可以管顿饱饭。”

    徐凡笑道:“好呀,我力气可大了!”

    说完徐凡就加入修筑竹楼当中,而且徐凡还真只做重活,像搬运毛竹,把毛竹劈砍的艰难的事情都抢着做,一个人顶三个人,这样的重劳动力极其受欢迎,很快徐凡就很当地的百姓打成一团了。

    把张良和陈平看到面面相窥。

    “上柱国将军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陈平道:“不是上国柱将军这样,而是义军一直这样,在陈郡的时候,义军也会帮助百姓做农活,盖房子,上柱国一直都说义军是从百姓当中来的,义军是百姓的子弟兵,给农户干活就是给自己家人干活。”

    张良惊叹道:“春秋战国几百年来的君主就没有这样的,上次君主做为百姓的事情,要追溯到上古的时候了。”

    徐凡的贤明超出了他的想象了,一个穷人乍富,占据两郡之地,成为上百万人的君主,居然还能心性不改,光这点已经超出了所有义军首领了,张良现在更看好徐凡的前途了,到这步都没有声色犬马,那么徐凡必定是心怀天下的君王了。

    徐凡都去做事情了,陈平和张良这些属下也不好就这样看着了,于是他们也加入了施工的队伍当中。

    陈平出身贫寒,对做这些事情并不陌生,而张良虽然是贵族子弟,但他好歹闯荡天下十几年时间,很多事情他也要亲手去做,所以也懂如何做这些木匠活。

    而在修筑房屋的时候,一个年纪大的老人唱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老人唱歌,其他人也跟着唱,所有人都边唱边干活,所有人都充满干劲。

    张良看着这幕不禁感叹道:“且劳且乐,只有春秋时期才会出现,战国之后,天下的百姓就彻底沦为蝼蚁了,再也没有时间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了。”

    三人一直做到晚上,吃了一顿饱饭才离开。

    (本章完)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431/3431085/11111036.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