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一针见血
“但听说蒙古的达延汗正率军南侵,是吧。”
他的话语犹如一针见血,瞬间点燃了朱元璋的怒火。
朱元璋拍案而起:“我这暴脾气,总是心怀怨念。这达延汗代表了什么?朱厚照曾问过,你先前不是打算亲自去征战吗?” 朱厚照听到这话,眼神闪烁:“没错,我意在御驾亲征,那个达延汗,不过是个小小的蒙古王子。”
“他竟敢轻视我大明,是对汉人尊严的侮辱,我必亲征,让他尝尝被俘的耻辱。”
朱元璋赞许地点点头:“好,朱厚照,你这小子,颇有我朱家的气概。”
毕竟,大明的帝位都是源自您啊,朱元璋心中暗想,接着道:“既然你有此决心,朕便允准,你亲自率军北上,去捉拿达延汗。”
“记住,我要亲眼看他受尽折磨,皮肉剥离,生吞活剥。”
朱元璋盯着朱厚照,话语中充满狠辣。
“遵命,太祖。”
朱柏转向蓝玉和于谦,沉声道:“蓝玉,于谦,你们二人率领部下,随朱厚照出征,目标明确,达延汗。”
朱厚照领军北征达延汗的决定,得到了坚定的支持。
“若朱厚照能胜任,你们只需旁观,若形势不利,便出手相助。”
然而,有一项任务至关重要:“达延汗必须生擒,以便向陛下禀报。”
众人都点头领命。
在强大的大明龙骑和修仙军团的协助下,这场战役的胜负似乎已成定局,仿佛不可能失败,这几乎是一场对朱厚照实力的极限检验,而非挑战。
朱柏对此毫不怀疑,坚信自己无需担忧任何意外。
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朱厚照在三天后带领五万精锐部队离开了首都。蓝玉和于谦的部下紧随其后。
朱元璋则在朝堂上,面对堆积如山的奏折,严肃地审视着,“这些琐事都处理不好,你们大臣的存在有何意义。”
他赞扬了朱厚照对自杀案的调查,尽管县令媳妇的介入显得有些奇特,但也算得上公正。
朱元璋整日忙碌,修仙体质让他能不分昼夜地批阅奏章,直至朱厚照出征已过去三天。
朱柏原计划留在宫中,毕竟此次副本难度不大,有蓝玉和于谦坐镇,局势应无忧。
然而皇宫生活太过沉闷,处理政务和审问大臣的工作,他的父皇和兄长们早已胜任。
作为湘王,朱柏意识到自己有更深远的责任,于是决定随军出征,亲历这场战役。
按照历史记载,朱柏深知那些记载往往有失偏颇。
双方五万人马的对决,不可能只有几十人的伤亡,这明显不符常理。
据《武宗实录》记载,蒙古军队的兵力估计在三到五万之间,但损失轻微,仅损失了十六名士兵。而明军五万损失五十二人,这显然过于荒谬。
朱柏心中充满好奇,想要亲眼见证应州之战的真实情景。
半个月后,朱厚照带领的大军抵达应州,得益于朱棣当初的决策,从京城至应州的行军路线和补给都相对便捷,为这场军事行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然而这次,蒙古人的行动显得异常诡谲。
原本,达延汗在朱厚照尚未抵达前,犹如一头迫不及待的猛兽,亟欲南下侵入明朝边关。
然而,朱厚照的出现似乎令他们的计策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朱厚照坐镇于军营中,他的开场并非军事部署,而是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对众人道:“关于太祖洪武皇帝的神迹降临,你们想必已有所耳闻。”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从今往后,我将继承太祖的皇位,我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威武大将军,你们不妨这样称呼我。"他甚至对自己的名字做了改动,不再是曾经的朱厚照,而是自称为朱寿。
“明白了吗。”
他问,目光扫过在座的将军们,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疑惑。
尽管民间对朱元璋天降的说法尚存争议,但在朝廷内部,此事早已沸沸扬扬,大明实际上出现了两位君主,这让众将心中充满了困惑。
于谦在一旁,眼神冷静如冰:“威武大将军,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击败达延汗的策略,而非沉浸在那些无谓的自我命名中。”
他提醒道,言下之意是朱厚照的言行已经偏离了正轨,这在太祖皇帝临行前已有交代。
蓝玉,同样坚定地效忠于朱元璋,对朱厚照的称帝行为并不感冒,但他还是保持着应有的礼节:“陛下,或者说是威武大将军,长城附近的情况我们应尽快商议。”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朱厚照指着地图,脸上带着洞察一切的表情:“我们离长城近在咫尺,达延汗曾急切南下,但现在却毫无动静,显然是想诱使我出击。”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年轻气盛,以为能轻易算计我?我已经看出他的破绽,王勋。”
王勋,作为随行的大同总兵,被点名执行任务,他恭敬地走出,对着“陛下”或“威武大将军”行礼,尽管心中满是疑惑,但他深知,违逆太祖的命令意味着什么,因此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遵命,陛下,威武大将军。”
他说,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
朱厚照对此显然很满意,他继续下令:“王勋,明日你率领三百兵马,从长城出发,沿途侦查蒙古军的粮草补给,务必查清达延汗的指挥位置。
记住,遇到小股敌军,立即予以消灭。”
他的命令简洁有力,透露出不容抗拒的决心。
"你发现敌人大队时,立刻带领你的队伍撤离,切勿硬碰硬。"
"遵命。"王勋恭敬地接令。
江彬随即插话:"大将军,蒙古人已集结五万兵力。"
"即使我们人多,三百人去骚扰并找寻敌军位置,无异于天方夜谭。请大将军三思。"
江彬虽是佞臣,但确有军事谋略,对战争有一套独特的见解。
朱厚照的计划让这位行家深感忧虑,但他笑盈盈地回应:"江彬,你要铭记在心。"
"我们此行是为了对抗蒙古,不是儿戏。"
'要打败蒙古,最佳策略就是速战速决。'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479/3479604/11110982.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