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康熙康熙 > 第八篇康熙的晚年第一章康熙想挽救太子

第八篇康熙的晚年第一章康熙想挽救太子


  康熙皇帝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建树很多,成就也斐然,亮点很多。他文武双全,稳定了清朝初期的混乱局面,使清朝走上了稳定正常的轨道,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感叹与崇敬。

  在康熙皇帝光辉的足迹上,人们看到的是他光辉闪闪的业绩,令人叹服的铁骨铮铮的形象。渐渐地,康熙皇帝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多的人。

  这样的一个光辉形象,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个亮点。但是,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却意外地打了个败仗。康熙皇帝从而气郁成疾,落下了病根,他自己也从此神情黯然,郁郁寡欢。

  这主要是康熙皇帝所立的太子胤礽不成器,没有达到康熙皇帝预期的那么贤明干练,那么光鉴可人。

  当初,康熙立胤礽为太子,完全是因为胤礽的身世。

  因为胤礽的身世显赫。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里氏,是清朝时的望族,身世很是显赫。因为她的爷爷是康熙少年时的辅政大臣,一等公,她的叔父是官至大学士的索额图。所以,赫舍里氏的地位令人仰望。

  赫舍里十二岁时嫁给康熙皇帝,被立为皇后,婚后康熙和赫舍里的感情非常深。不幸的是,赫舍里在生育胤礽时,因难产而死。康熙皇帝悲痛欲绝,觉得他对不起皇后,要为这位过早去世的皇后做点什么。

  所以,康熙皇帝对这位嫡长子特别关爱,他决定改变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皇位继承制度,而实行皇位嫡长继承制,将胤礽立为储君。所以,胤礽被立为太子,是沾了先祖的光。

  康熙十四年(1675年),胤礽在未满两岁是被确立为皇太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受正式册封的明里皇太子。此后,康熙皇帝对其多加培养,希望其成为一代明君。

  刚立太子时,由于无人与其争位,宫廷内平静了很多。康熙皇帝也感到不烦躁。

  但是,随着皇子们的一个个出世、长大,太子与诸皇子之间的权力争夺更加激烈。逐渐形成了“太子党”与“皇子党”的派系斗争。几乎二十多个皇子都被卷了进去。

  派系斗争严重干扰了皇宫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双方剑拔弩张,大有千钧一发之势。

  太子胤礽明显是被别有用心的重臣索额图利用。索额图积极扶植太子的势力,作为扩大自己势力的需要。

  胤礽自幼平素变现得不尽人意,经常惹康熙皇帝生气。这一点成为另外一派的明珠攻击太子的缘由,希望皇帝将其废掉。但是,康熙皇帝那时候对于太子胤礽还是很看重的。康熙皇帝一直在维护太子的声誉。

  可是康熙却发现,自己亲手所立的太子却人品泛泛,见识平平,不堪大任。

  那还是康熙御驾亲征征讨葛尔丹的时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康熙才二十九岁。那时候,胤礽已经是被册立十五年了。

  康熙皇帝出征讨伐葛尔丹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草原的九月已经是夜晚含霜冻的季节,帐篷里很冷。

  康熙皇帝不习惯草原的寒冷天气,尤其不习惯野外的生活,突然身体不适,受寒发热,得了感冒。康熙皇帝的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征战葛尔丹的事情被搁置了下来。这让康熙皇帝心里很是着急。

  康熙皇帝想尽快好起来,怕别人侍奉不好,下令召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来康熙军营侍奉。

  太子胤礽和皇三子胤祉遵照康熙皇帝的旨意,很快到了康熙的身边。康熙皇帝看出,见到皇帝生病,太子神情竟然高兴起来。身为太子的胤礽不但不忧愁,反而喜上眉梢。这让康熙皇帝心冷了很多,哼,这个逆子,无非就是他接班的时候是不是快到了。

  这让处在病重的康熙皇帝心里更加烦躁。康熙皇帝看着神采飞扬的胤礽心里想,普通百姓的父亲处在病痛之中时,儿子尚且神色哀愁;你身为太子,却希望自己的父亲早死,这太不近人情,太不孝了。

  康熙皇帝心里很是不爽,想借机点他一下,但是康熙皇帝还是对他抱有希望,他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朕指望你继承祖业,有些事你得仔细思量!”

  康熙对胤礽还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但是太子胤礽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前途,他见到父亲对他的心思已经明察秋毫,一切都要落空,吓得伏在地上,欲挽回一切,他磕着头带着哭腔说:“父亲抚养儿臣长大,谆谆教诲,儿臣永记心上。”

  康熙皇帝对太子胤礽这样仁慈,还是看在已故的皇后赫舍里的面子上。不知怎么回事,康熙身体越是不爽,就越想起赫舍里。赫舍立温柔体贴的样子总是出现在康熙皇帝的眼前。

  想起赫舍立就想到她的儿子胤礽。康熙皇帝稳了稳咳嗽,气喘平稳了一些,摆手说:

  “你不用害怕,朕只不过说说。朕保你这点骨血很不容易,你要好自为之。”

  看见太子胤礽的样子,康熙皇帝急切地喘息着没说话。康熙只听见太子胤礽说道:

  “父皇息怒,儿子只求父亲的病快点好起来,儿子有什么错一定改。”

  听到太子的话,康熙还是心软了,他的心又是难过,又是伤心。康熙把胤礽的所作所为看作他还不成熟,看在太年轻上,康熙叹了一口气说:“二十多个皇子里面,朕最疼的是你,这并不是因为你是太子,为的是因为你母亲。”

  第二天,康熙皇帝把两个儿子都打发走了。但是,胤礽的神情总在眼前出现,这是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心投下了一个很大的瑕疵。从此。父子之间出现了裂痕。

  康熙皇帝第一次打败葛尔丹,回到北京后,趁着胜利的喜悦,大封诸皇子,有的皇子被封为王,有的皇子被封为贝勒。

  太子知道这件事后,闷闷不乐地在家喝酒,心里对父皇有怨气:父皇这么做,不是成心的吗?这不是在恨恨地敲打我吗?

  可是,在皇宫里诸皇子掀起的乌烟瘴气愈加强烈了。诸皇子们听说父皇与太子之间产生了裂痕,他们都幸灾乐祸,希望裂痕再大一些,他们以为有机可乘,以为太子越惨烈越好。如今自己都封了爵位,以为时机到了,就都纷纷如毒蛇出洞,纷纷拉帮结派,寻找通向太子之位的捷径,大肆活动起来。

  太子和索额图的活动愈加猖狂起来。让康熙心里不满的是,几乎朝里重臣也都参加了关于太子的争斗。这让康熙很生气,他能容忍明珠与索额图他们斗得难解难分,但是不能容忍他们都得太过火,连国本都要动摇了。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还是想保住太子,这就说明明珠要倒霉了。他致使人弹劾明珠,弹劾明珠贪污,致使朝廷财政困难。

  最终,明珠以“贪污受贿”的罪名被捕入狱。然而,太子以为自己一党的绊脚石被搬走,更加猖狂起来。这使康熙皇帝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从心里希望太子能浪子回头。

  然而,太子他们的不伐更快了。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通过有人告密得知,已经告老还乡的大臣索额图正帮助太子策划,想要迫使康熙退位,然后让太子当皇帝。

  康熙听了,气得肺都炸了。他查明真相后,就让索额图蹲了班房。后来,索额图就死在牢里。

  康熙是个对自己的子女很负责任的人。尽管对太子有些不满意,但是他对太子还难以割舍亲子之情,为了给太子一个机会,康熙在处死索额图之后,并没有对太子采取行动。

  太子也没有吸取教训,索额图的死,既是一个警告,也是一大打击。他既没有虚心地向皇上认错,也没有老老实实地听皇上的话,更没有安安心心地等待父皇百年之后再继位。

  太子反倒认为严重威胁来自兄弟之间,怕父皇听信兄弟们的坏话,而废了他。

  太子加快了行动的脚步。他决定加深自己与众兄弟之间的争夺。太子简直使出了全身解数,命令所有的党羽四处侦探,加入争夺的行列中,时刻监视父皇和兄弟们的一言一行。

  可惜康熙皇帝,他还不知道自己处在别人的监视网之中。

  康熙知道这一切还是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正在承德避暑。这时候,北京来了一封密信。这是怎么回事?康熙赶紧拆开密信一看,是密妃派人送来的。信中说:“皇上,皇十八子胤衸病重,请皇上赶快回来抢救他吧。”

  康熙一看信的内容,也着急了。密妃就这么一个儿子,那是她的命,平时十分疼爱。他立刻找来最好的医生,对他交代了一番,让他回京去皇宫,抢救十八皇子。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524/3524925/3447104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