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奋斗吧人生 > 第61章 青葱年代之文艺汇演

第61章 青葱年代之文艺汇演


八十年代的春节,老百姓虽然普遍很穷,但确实很会搞气氛。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八,那是节目不断,眼花缭乱。

  首先从初一开始,戏班就开始唱戏,我们这里主要是唱曲剧和豫剧。有时也会邀请邻省的戏班来汇演,当然他们不会唱豫剧,会他们当地的曲子戏。我们这里的戏班都是本乡人,他们是唱戏唱了两代人。像我们邻居俊青哥,他们哥仨个全会唱戏,因为他爸爸是台柱子,是唱包公断案中饰演包公的台柱子。

  二十年下来,他仨个儿子,都会唱包公的戏,于是大家戏称他们是“包公世家”。更像我们村里饰演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的,都是有接班人。有的是母女,有的是姐妹。

  总之大家都踊跃参加,说全是兴趣爱好也不尽然!有的加入戏班就是因为会分到一些物资,食品,家中人口多,日子过的紧巴巴的。春节期间和平时节日时,上台唱上几个小时,就会分到食品,像罐头,红糖、白糖、饼干等等。

  我们村的这个戏台也是历史悠久,砌墙用的都是草坯,打我小时就有这个戏台的存在。戏院露天的,和小学的外操场连在一起,面积不小。因为人民公社的住址最早就在我们村,所以这里的戏院便成了全乡的娱乐中心。

  因为有市场,所以邻近的县乡的艺人们,都会趁着春节赶过来表演节目,以期能获得收入。这些艺人有表演杂耍的,魔术的等等。但像王老先生那种唱大鼓书的,却是就他一人而已。

  这种场合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小商贩们,他们有用挑担挑着食物到戏院,也有用木架子车推着小吃水果到这里出售。这时那些有闲钱的人便会买些花生,瓜子,米花糖,甘蔗等吃食,给一家人一边看戏一边吃零食,其乐融融。

  最热闹的时候还是从正月十二开始的,村里自己制作的青龙,花船,高跷组合等等,从十二号开始汇演。青龙分长度的,有十二节最长,当然也有十节,九节,八节。耍龙和青龙上村里各家拜年,这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因为这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当然你信它就信,不信也没有人强迫你。

  一套青龙包括十六个耍龙的年轻人,一套大鼓乐器组合得六个人,因为这鼓是越大越好,像我们村的新大鼓,是用村里的一头老牛的皮做成的,鼓面直径有一米,敲的时候必须用大力,声音才出的来,因为牛皮太厚了。这么大的鼓,必须用木架子车拉着前进,拉车的必须跟上耍龙的年轻人。所以最少要两个拉车的,敲大鼓的人不但得精通,还得有一把子气力才行。要不一会就累的不行了。

  好在村里喜欢热闹会敲鼓,和耍龙的人比较多,要知道这耍龙也是代代相传。青龙拜年到谁家,如果主家愿意多放鞭炮,烟花(那时农村的烟花是土制的黄烟和花子),年轻的耍龙手就会在主家的屋场,耍上七八个组合,这时跟在青龙和大鼓后面的人,就会看那位累了,主动上去替换,自己也过把瘾。如果主家也是耍龙的行家里手,耍龙头的便会让出位置,让主家过把瘾。

  这样就皆大欢喜,主家花钱也花的高兴不是。

  到了十四、十五晚上,是最热闹的时候,到时几个村的龙,船、高跷、大家集中在一起开始汇演比赛,这时是全乡都要参与的。虽然是村与村自发组织的文艺汇演,乡里干部也要出来维持秩序,通过大喇叭,通知大家,注意安全,防火、防盗、由于汇演时广场人太多,防止烟花烧伤和踩踏事故,大家观看的区域和表演的区域,会用临时的格栅分开,并且限止小孩子进入表演区。

  这样就安全多了,只见在里边表演的年轻人,都使出了全劲,为的就是拿到一个好名次。耍龙的、舞狮的、玩花船的,在自己的乐器加持下,都是各尽所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周围传来观众不断的叫好声。

  十六是耍龙的最后一天,晚上是要进行火龙表演的,就是用大量的花子,和黄烟在耍龙的过程中,不断的往龙身上滋,即便是燃烧起来也没事,目地就是烧了旧龙衣,明年换上新龙衣。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602/3602002/11111101.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