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郭平安,郭破虏,还有那个女孩儿,都没有能陪在太爷爷的身边,最后能陪在太爷爷身边的人,也是唯一一个把香火延续下来的只有太爷爷和毛湘云的孩子郭登科。
可是在太爷爷的笔记当中,关于郭登科的记载,除了满月之际遭受盲派的口断,三岁那年又遭殃打的这一段经历之外,其余时候对于郭登科却几乎是只字未提的状态,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这还要从郭登科这一辈子的经历说起。
接下来关于郭登科的经历,并非是记载在太爷爷的笔记当中,而是我听家人所说,归纂成书,也算是对太爷爷笔记的查漏补缺。
按照我们郭家族谱上面的记载,郭登科出生于丙申年,清光绪二十二年,换算成日子便是一八九六年,慈禧老佛爷是一九零八年仙逝,而满清则是一九一二年满清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在太爷爷的笔记里有明确的记载,郭家后几年的生意几乎完全依托于京城里的那位爷,太爷爷表面上的老板,其实是一个终极的打工仔,但是在最后因为京城里那位爷的失事加上满清国的覆灭,太爷爷也失去了他的依仗和靠山。
加上之前说过的,太爷爷是一个守旧派的商人,在最后转型时期错过最佳的机会,加上时局的动荡不安,郭家的生意在最后的那段时间里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最后太爷爷壮士断腕舍弃了很多的生意,把生意产业置换成了田产地契和金银,安心的做起了一个坐吃山空的富家翁,这也算是明智之举。
曾经太爷爷是洛阳乃至周围几成富家商会的领袖人物,而在中华民国三年成立的中原商会会行,太爷爷甚至都没有了参会的机会,足以见郭家当时已经日暮西山不复昔日的鼎盛和繁华。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太爷爷没有魄力和能力在新的浪潮之中迎难而上站稳脚跟,起码及时的变现止损,按照太爷爷的计划,郭家只要不发生变故,银库里的现银和田产足以让郭家接下来几代吃喝无忧成为安乐的地主。
这并不能怪太爷爷目光短浅,实际上这是当时很多地主阶级的选择,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土崩瓦解皇帝的退位导致局势不稳定,明哲保身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所以太爷爷当时留给郭登科的任务并非是出去扩张生意打家业,而是守家业,过上一辈子衣食无忧的富家少爷便可。
太爷爷一辈子都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后来都不停的抽空学习读书写自传,他对郭登科的学业自然也有要求,不管当时郭家的生意如何,太爷爷给郭登科请的先生都是洛阳城顶尖的,一开始郭登科读的是旧学,也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八股文,在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当时的郭登科已经十六岁了,太爷爷又把郭登科送往求学,接受“新学”。
所以说太爷爷对郭登科的要求虽然是守家业,却在郭登科的教育上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经历。
这样的培养看似是完全没有毛病,但是仔细的分析就足以看出来太爷爷对郭登科的期盼和对他的培养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接受了新学熏陶的郭登科自然不会满足于太爷爷对于他守家的要求。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715/3715336/4218591.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