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明第一战神,明堡宗(中)
【宣德十年,朱瞻基驾崩,不到十岁的朱祁镇即位,虽皇帝年幼,但此刻大明处于太平盛世,征然有治平之象也。】
【时内阁更是辅佐帝王,开创“仁宣之治”的三杨内阁,三人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的参赞决策的班底】
【眼下,三杨是朱瞻基留下的顾命大臣,朱祁镇又年幼不可能执掌大权,内阁的权利,自然有所上升。】
【新君即位之初,一切主由内阁,六部,通政使司,督察员草拟之后,经过太皇太后审核‘命悉行之’】
大明。
洪武时期。
“咱大明的皇帝怎么回事?!”
“怎么个个都那么短命?!”
原本还好奇的认真看着的朱元璋,脸色不禁变了。
“朱瞻基,这你孙子辈。”
“你儿子才做了十个月的皇帝,许是你小子在皇位上呆的太久了,还能解释。”
“但这朱瞻基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有些难以置信。
天幕此前说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他本就纳闷这人怎么身体如此孱弱,走的那么早,如今又讲朱瞻基只做了十年的皇帝。
要说朱棣活得久,儿子登上皇位晚也就罢了。
可这孙子辈了,怎么还这样呢?
“内阁又是什么东西?权力大?”
“你小子弄得?”
这才刚开始听的,朱元璋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他看向朱棣。
此刻的朱棣瑟瑟发抖,在心中暗骂。
‘这该死的天幕不要再讲了!’
‘孤明明什么都还没有做,白挨了好几顿打。’
“儿臣,儿臣不知道啊……”
此刻的朱棣更是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别说朱瞻基了,就是朱高炽,如今也才刚出生不久,现在还是个三岁的胖小子。
“……”
朱元璋没说什么,只是继续默默地看着。
永乐时期。
朱高炽不禁看向了自己的好儿子。
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没做几年的皇帝,自己的儿子竟比他还要短命?!
而一旁的朱棣,则是看向了解缙。
“好圣孙,可旺三代,除了朕这一代,剩下两代加起来才十一年?”
解缙委屈巴巴,拱手道:
“臣有罪……”
他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说您活的太久了,或者你老朱家有问题,指不定后面还有更短命的皇帝呢。
算了,还是别犟嘴了。
“太子!”
朱棣很是不满的看向朱高炽。
“这都多久了?”
“从明日开始,你的伙食再减半!”
“那个什么减肥操你每日再加练两遍!”
看着依旧大腹便便的大儿子,再加上看到这天幕讲述自己的孙子都只做了十年皇帝。
这皇长子才十岁,皇帝能有多大?
【文武高官皆老成练达之辈,对皇帝又忠心耿耿,那顶端决策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朱瞻基的母亲,朱祁镇的奶奶,太皇太后张氏了。】
【老太太本就是军官之女,深得仁宗宣宗信任,新君登基后她召见了三杨和张辅等老臣,希望大家“同心共安社稷”,同时新旧更替之际不宜造作,所以“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他又告诉朱祁镇,这些老臣,都是“三朝简任,俾辅后人”,凡事多和他们商量。 】
【……】
大秦。
嬴政看的心思有些转动。
“这张太皇太后……”
“是个贤后啊……”
看着天幕上的张太皇太后,已经出现过了两次,嬴政也不免有些感慨。
的确,老成稳重的老太皇太后,是此时大明的掌舵人,让皇帝还未成长起来的大明,能够安稳的度过权力真空期。
“皇后,太后,太皇太后……”
口中轻声念叨着,嬴政心中泛起几丝别样的想法。
“可是,不是每个皇后、太后,都是这般的……”
迄今为止,嬴政也没有立后。
儿时,母亲赵姬秽乱后宫,竟和那,和嫪毐生了两个儿子,简直是让他三观炸裂,给当时的嬴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嬴政掌权之后,不仅车裂了嫪毐,连他的两个儿子,也全部杀死。
也就赵姬是自己的生母,可即便如此嬴政也将其赶出了咸阳,表示要和其断绝关系。
“若皆是这般,事情就没有那么难办了……”
叹了口气。
嬴政又不禁想到了那唐朝的武则天,韦皇后之类的。
“这明朝还真是好运。”
扶苏目前看来不堪大任。
如果说他能有一个值得信任的皇后,那日后也许可以让大秦的政权也平稳过渡一下。
或许孙子辈能出个好皇帝呢?
但是此前,嬴政是一直不相信这些的,只是看了大明朝的这位,心中有些想法而已。
大明。
洪武时期。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对于这位朱棣的儿媳妇,他是越看越觉得满意。
“同心共安社稷,新旧更替之际不宜造作,毋坏祖宗法,悉罢一切不急务。”
“做得好啊!”
“你这个儿媳是不是咱给高炽选的,怎么选的这么好呢!”
“嗯,肯定是,你小子能有这样的眼光?”
“你小子都不是个知道守祖宗法的!”
朱棣:“……”
朱元璋看着他一阵的自言自语,朱棣听得心中一阵嘀咕。
‘您说是就是呗。’
‘反正坏事都是我干的,好事都是你做的。’
不过对于这个一位能够在这种时候帮大明年幼的皇帝掌舵的太皇太后,对于大明朝来说,的确是一件幸事。
东汉末年。
“为何这明朝皇后如此贤良淑德,我大汉朝皆是外戚干政啊……”
“那唐朝也逃不过……”
刘协无语的看着天幕上的明朝事。
都是皇后,怎么就差距那么大呢。
【但是对于朱祁镇来说,这种“过于谨慎”的朝堂,毫无新意,更难实现他幼年时,亲总六师,天下太平的梦想。】
【对于“三杨”等辅臣开设的经筵讲学,朱祁镇是能跑就跑,能溜就溜,对他来说,更喜欢的,还是和太监王振一起校阅骑射】
【对于朱祁镇来说,这些个老臣一个个都是听奶奶只会的老头子,而且时不时就要过来以学习来烦他,若要找出个完全听命于他的,那也只剩下宦官了。】
【其中典范当属王振,王振受到前两任皇帝的任用,命他侍太子讲读。】
【王振发现皇帝不喜欢学习喜欢骑射,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
【在皇帝的默许下,“招权纳贿,诸大臣自士奇以下,皆依违莫能制”】
【正统元年十二月,他趁着兵部尚书王骥和兵部侍郎邝埜“议边事,五日未奏”撺掇皇帝发难】
【“卿登欺朕年幼?”即日执骥并埜下之狱,王骥立刻变得乖巧,从此唯朱祁镇和王骥之命是从。】
【这场小事让王骥更加变本加厉,他于是翌年不断地对内阁发起试探,找茬奚落杨士奇。】
【此次挑衅激怒了太皇太后,老太太下令鞭挞王振,并警告他“再尔,必杀无赦”。】
大明。
朱元璋也不禁感到了一丝不满。
“皇帝再是年幼,这种边关大事怎能不报?”
“不过这王振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他一个太监还敢干政?!嗯?”
“身为皇帝年幼不知好好学习,竟跟一个太监成日混在一起玩什么校阅骑射。”
“这也就是这小混蛋不在咱这这个时候,不然咱非得一日打他三回不可!”
朱元璋看的不满。
不仅仅是对朱祁镇不满,对太监王振不满。
甚至对于这群子朝臣也不满。
唯一满意的,也就是这位张姓孙媳妇。
“朱棣!”
“跟儿臣没关系啊!”
“他出生的时候儿臣恐怕早就没了!”
生怕自己再白挨一顿揍的朱棣连忙第一时间撇清关系。
一旁的朱标也看到老爹有些生气的样子,连忙劝解道:“爹,孩子贪玩也正常。”
“长大点就好了。”
“都祁字辈了,四弟也管不了。”
“有张太皇太后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有些不太确定的说着,毕竟是日后的事,谁说的清呢。
“日后这小混账生出来你给咱揍他一顿!”
“给咱好好教育!”
朱元璋点了点头,补充道。
好大儿都说话了,他就听一回,反正这孩子他肯定是看不到的,离他有点远了。
朱棣:“……”
大清。
乾隆看着打了个哈欠。
“可惜,没有杀了这王振,老太太也陪不了这朱祁镇几年。”
对于明朝这位,他则是不屑的很。
“即便是放在明朝那群皇帝里面,这朱祁镇也是昏聩至极的了。”
“难得一见,难得一见啊……”
大唐。
贞观时期。
“汉时,太监干政便屡禁不绝。”
“怎么到了这明朝,此事依旧如此啊……”
李世民有种不祥的预感。
主要是……历代王朝,都是会吸取上一任王朝灭亡的教训。
可这太监干政,从汉朝到这明朝多少年了。
依旧没有禁绝。
可见,他大唐未必能够逃的脱。
“内侍省不立三品官,要限制宦官权利啊。”
“虽不知这内阁首辅是何种官职,可是既然单单提及,恐怕可能说是这明朝的宰相也有可能……”
看着天幕如此讲述杨士奇,李世民若有所思。
“一个太监,能够奚落对付宰相吗?”
他眉头紧锁,这实在是太夸张了。
到了这种地步就有些离谱了。
“这太皇太后年纪不小了吧……”
都已经是奶奶辈了,能活多久都不好说,总不可能陪着朱祁镇一辈子。
“朱祁镇默许王振干政,若是太皇太后再一死,岂不是这朝堂成了这王振说的算了?”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720/3720348/19400134.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