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杨氏地盘上的一幕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书声朗朗,童声稚嫩,杨氏掌控的三个州域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乡间村里响起读书声。
若是这时代能有人从天空俯瞰,会发现大地散落一座座小村庄,大多数都是简易搭建的窝棚,少数一些是古代民居常见的茅屋。
墙是土做的,屋顶是草苫的,也许一场暴风骤雨,就会导致墙倒屋塌。
但是,自古以来的百姓住房就是这个。
能有这个,已很满足。
村落的贫寒,临时聚居点的窘迫,百姓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精气神前所未有的饱满。
只不过,他们自己住茅屋可以,但是,村里的学堂不允许是茅屋。
看那一个个散落的村,不管房子是多么的简陋,然而在村子的最中央之处,必然矗立着一座青砖青瓦的房屋。
那房屋,建的很用心。
有专门的小院,有厚实的大门,院子里也许会开辟着一小块菜地,又或者见缝插针的耕种几垄庄稼,但是没人把这里当成农家院,因为这里时时响彻着孩童的读书声。
每一座小学堂,每一次的读书声,开始时总会有一个或是温雅或是严肃的声音,用心教导和引导着孩子们学习启蒙的知识。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三字经》。”
“这是咱们杨相公亲自撰写的经典,用于尔等这个年纪的幼童进学,这本经典,朗朗上口,字不多,句很短,但它却包含天地间的哲理,当可称为你们一生的指路明灯……”
“现在,让先生教大家一起读……”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村落里的百姓们,渐渐习惯了读书声,也不知因为什么,竟然一天不听就感觉不得劲。
而听着自家娃娃的读书声,他们仿佛干活都多了几分力气。
田还是曾经那块田,农活还是曾经那些累人的农活,然而自从村里有了小学堂之后,大家干活的时候真是卯足了劲头啊……
以前也曾起五更睡半夜,但是心里终归有些逆反,偶尔会暗暗抱怨一两句,凭什么老子要受这份苦。
但是现在,抱怨没了,夜还漆黑的时候,鸡还没有开始打鸣,村里已经出现人影,扛着锄头乐呵呵的走向田间地头。
摸黑出工的一般是汉子,但是女人也没在家里睡懒觉,她们几乎同时起床,开始忙活家长里短。
烧一锅开水,煮半碗麦子,在那柴火熊熊的燃烧光亮中,映衬着女人对生活满怀期待的眼神。
“孩子马上要起床去读书了,必须把早饭给准备好才行……”
世间的父母,自古皆如此,起早贪黑不嫌累,贫寒难以被压垮。
况且,生活已经看到奔头了,不是么。
孩子在读书,家里有地种,那位传说中的仁慈杨相公,他下令减免了三成之多的税收,只要是杨氏掌控的地盘,老百姓只需要上缴五成收益,老天爷啊,满天下没听说这么仁善的政令。【特别备注:为防止喷,提前备注,这个上缴五成的税收,大家千万不要认为杨一笑心黑,在云朝时代,他简直是圣母】
地,是杨相公的!
分给大家种,只收五成税,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百姓们向大户上缴的是八成。
甚至有些心狠的大户,让百姓上缴九成收益,全家累死累活干一年,最终家里的粮筐却存不下一颗粮食。
以前和现在比,根本没法比啊!
生活,已经看到了奔头……
柴灶里的火光,映衬着女人的脸,她回忆着过往,又感慨着现在,整个人出着神,对生活充满的期待。
幸福感,就是这么简单。
水烧开了,锅里已经开始泛水花,咕嘟嘟的,声音还挺响。
女人连忙起身,拿出麦子下锅!
由于家境贫寒,所以不舍粮食,虽然她烧了一大锅的开水,但却只舍的放进半碗麦子,所以,今天熬煮的粥仍旧是很稀很稀的。
然而即便是这种稀粥,以前也不曾全家常喝,唯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吃上那么几顿,更多的时候,是吃糠混合野菜。
……
这样的漆黑凌晨,女人们守着灶台,她们在熬煮稀粥的同时,顺带用木瓢舀出一些热水。
热水放到木盆里,冒着丝丝的白气,这是给自家娃娃洗脸用的,是一天之中绝不能忘记的疏漏。
以前可不会这样做,谁家孩子天天洗脸啊?
祖祖辈辈都是脏兮兮的过日子,也没见哪家的孩子被人笑话过。
但是现在不兴这么做,否则孩子会哭哭啼啼擦眼抹泪,而自己全家出门之时,也会被村里笑话一大顿。
学堂里的孩子,必须干净利索!
这是规矩,也是政令……
据说是杨相公亲自下的令,凡是杨氏治下的地方都得遵守。大人忙于生计忙于操劳,暂时也许不严查这个规定,但是孩子,必须遵守。
首先是洗脸洗手,学堂里负责查验。
其次是不准喝生水,每个娃娃必须喝开水,早上出门前,有家里母亲负责提供,而到了学堂之后,一天内的开水由学堂负责。
据说,这个政令的制定曾经引发激烈争辩。
比如杨相公麾下的那些能人,大多都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偏偏杨相公却极为坚持,竟然动用他的权威强行拍板。
青州,幽州,顺州,外加一座单独的泾县,只要是杨氏掌控的地盘,孩子们必须喝开水。
其实政令要求大人也这么做,但是杨相公深知做事要一步步来,所以暂时只严令孩子遵守,大人因为忙于生计刻意暂缓不查。
有人说,杨相公是天上的帝星转世,他下达的这个命令,是有十分特殊的原因。据说喝开水能让孩子少生病,而每天洗脸洗手则是为了养成良好习惯……
杨相公让麾下放出话,他喜欢孩子们习性优良,他准备在明年招收一批弟子,专门招收那种遵守规定最好的孩子。
哇,自家孩子有可能成为杨相公的弟子啊!
如果能成为杨相公的弟子,那以后岂不是一辈子享福?
哪怕只为了这一份梦想,老百姓们也不敢违背政令,不就是让孩子洗手洗脸么,不就是让孩子喝开水么,家里就算再穷再苦,一把柴火还是能拥有的。
为了孩子,大家愿意!
……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稀粥已经熬好了。
女人喊醒了小孩,先把盛着热水的木盆端到院子中……
而这时候发生的情景,各家各户有些不一样,比如那贪睡的小孩,睡眼惺忪还在打哈欠,于是母亲就大声呵斥,咋咋呼呼的催促孩子赶紧洗脸。
至于那些勤勉的孩童,则是不需要母亲呵斥,自己主动的开始洗漱,并且嘴里已经念念叨叨昨天学过的课业。
每当这个时候,母亲就满脸欣慰,于是拿一块干净的布,轻柔的给孩子擦着脸。
顺带着还会叮嘱几句,鼓励几句,语气带着浓浓期待:“娃儿,要用心向学呀,别对不起爹娘的辛劳,别对不起杨相公的厚赐。”
天色终于完全放亮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炊烟已经停止,这时候,恰是早起干活的汉子们回来吃饭的点。
他们扛着锄头,进门往墙边随手一放,有的看见孩子洗脸剩下的水,出于心疼不舍于是重新利用,也过来洗一洗,顺带着嘀咕几句:“真是讲究,浪费柴火……”
女人则是瞪眼,凶巴巴的道:“这是杨相公的政令,学堂里要进行考核,你想咱家娃娃被人笑话吗?一把柴火你也不舍的给孩子用吗?”
男人们挨了刺挠,悻悻然的不说话。
古代虽然男丁地位高,女人习惯性的服从男人,但是在家中这种事情上,女人们不愿意向男人让步。
“吃饭……”
最终,败下阵来的男人们嘟囔一句。
端起一碗稀粥,稀里哗啦的喝着,但是男人只舍的喝粥水,刻意把碗根底部的麦子留下。
稀拉拉的一碗粥水喝完后,顺手就把碗底留下的麦子倒进孩子碗里,这时候男人一般会瞪着眼,故作凶巴巴的对孩子呵斥道:“全吃了,不准剩,要不然的话,小心你爹的巴掌。”
父爱如山体滑坡,孩子们吓的打哆嗦,于是赶紧埋头干饭,吃的小嘴吧唧吧唧。
农家小户的早饭,就在这种乡土气息中结束……
这时候,母亲拿起小竹筒,穿上绳,挂在孩子胸口,温声叮嘱道:“乖儿,向学去吧。别误了时辰,让先生打手心……”
当爹的则是继续扮演凶神恶煞,站在一旁吓唬道:“敢不好好念书,小心你爹的巴掌。”
孩童一溜烟的跑出门,门外很快响起了欢笑声,那是邻居家的同窗在等候,小伙伴们组成队伍欢天喜地的跑向学堂。
……
这样的一幕,只是一个缩影,在杨氏掌控的地盘上,三州之地几乎都在上演。
一天如此,第二天还如此,日子仿佛流水一般,看起来每天枯燥重复。
然而,百姓们喜欢这么过日子!
祖祖辈辈奢望的,不就是这种日子么!
真好啊!
……
【今天第一章到,老规矩,3200字大章,这种写法,是山水的一次试探,我个人喜欢这种田园风格,也认为这样写并非不能写出剧情,不知道大家喜欢吗?会认为枯燥吗?】
【我继续码字,今晚还有更新,大家看完如果闲着没事,等更新的时候点一下广告,我们写手就靠那点广告养家糊口呢,谢谢呐】
……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760/3760184/3059558.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