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第1426章

第1426章


第1426章

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成长,于华早已不是吴下阿蒙,他的风格独特,自有一批忠实读者。

但对于这批读者来说,于华的这部《活着》也太特别了!

特别之处在于主角的亲人都死了。

这本没有什么问题,喜欢于华作品的人都知道,在他的作品中本来就没有和和美美的,死人才是主旋律。

可问题是,爹死了,娘死了,老婆死了,女儿死了,儿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孙死了。

让主角经历这么多真的合适吗?

于华是不是多少沾点变态啊!

连他的忠实读者都受不了,更别提普通读者了。

随着《活着》的火爆,这部作品在短时间内便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读者,读者们的来信几乎堆满了编辑部的每个角落。

其中,绝大多数都提到了《活着》这部小说,显然这部作品已经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弦。

但正是这种触动,使得读者们对于华的成长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随着于华的成长,他更加深入地探索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残酷,他的笔触比以往更加犀利,更加直指人心。虽然他的作品变得更加深刻、更加引人入胜,但也让读者们在阅读时感受到了更多的痛苦与挣扎。

读者来信中,对于华的评价也颇多,除了夸他写的好外,大多都骂他不是人。

不过,这何尝不是于华的目的呢?

就像后世流行的苦情剧一样,都是套路啊!

相比读者们的反应,评论界的反应就要简单多了。

众多评论家对于于华的成长感到欣慰,他们认为《活着》不仅标示着于华小说在创作中的成熟,而且可以看作是他由先锋派文学向传统文学转向的转型之作。

“《活着》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寓言,它所揭示的绝望与地狱式的人生,便成了一部真正的哲学启示录。”

“《活着》广受欢迎的关键,就是写国人“很苦很善良”。“很苦”,是记忆积累,又是宣泄需求。“很善良”,是道德信念,又是安全策略。在当代文学中,“苦难”是取之不尽的故事源泉,“善良”是作家、读者和体制“用之不竭”的道德共享空间。”

“作为农民的福贵,是万千大众中的普通一人,是人群之中朴素而广泛的存在,福贵便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复数,是人类群体生命的一个代表,在面对死亡这件事上我们大概率不会比福贵经历更多,在活着这件事上我们又能探索出多少条必定稳妥的坦途。

我们在《活着》这部小说中跟随人物的命运起伏而起伏,在福贵的生命中观照家业丰败、亲人来去、生死日常,并因此照见自我生命体验的某个部分,拨动内心深处的隐隐思考,我们并不见得比福贵更聪明更坚强,于是我们在死亡的阴影下战栗,又在夏日阳光里充满回忆,我们因为死亡这件事的无可奈何而泪流满面,也为活着这件事的不被打倒而肃然起敬。”

回想起读者来信和评论文章,宋文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只有真正写到人民心坎里的作品,才能得到大众的共鸣啊!”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793/3793633/1778393.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