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1979我的文艺时代 > 第57章

第57章


第57章

最近几天,姜玉楼得到的好消息不断。

第一个就是《延河》第六期发行了,他的两首诗算是赶上了六月刊的末班车。

《延河》文学是月刊,每年12期,每期的售价是两角伍分,发行方是省城的邮电局。至于预订,全国的邮电局都能订。

也就是说,他的两首诗要和全国人民见面了。

第二个好消息,则是他的稿费和样刊同时到了。

根据1977年的《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稿酬基本是千字2元-7元。但是诗歌这种载体不同于散文和小说,字数通常较少。

以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字数计算,想要达到千字都太难了。如果扣字数的话,诗人都要饿死了。

所以,现行的诗歌的稿酬是按照十行千字计算的。

七八十年代也就是国内现代诗的黄昏了,一大批现代诗诗人诞生在这个年代,并且被青年们所追捧。

靠着不算多,但也不至于饿着肚子的稿酬,倒也比单纯的务农或者上班强了不少。

即使如此,稿酬还是低了。

比如姜玉楼的《山木》和《十诫诗》,一首十六行,另一首多点,也不过二十四行。

按照最高标准算,也不过三十五块钱的稿酬,远远比不上他写小说的。

这种稿酬标准极大地打击了诗歌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也不利于以诗歌为主体的文学杂志收稿。

因此,在杂志内部还有另一种稿酬标准,那就是按行计算。

这种稿酬计算方式通常只有知名诗人才有的待遇。

姜玉楼这种新人按理来说是没有这种待遇的,但是谁让他的诗写得好呢?

《延河》编辑部的人一商量,干脆按行计算稿酬算了。

于是,姜玉楼的特殊稿费就这样出炉了。

他的两首诗总共四十行,每行的稿酬不是最低的两元,也不是最高的七元,取了一个中间数四元钱。

靠着两首诗,姜玉楼拿到了一百六十元,比他的第一部作品《李十三推磨》的稿酬还要高。

大城市里的普通工人一年也就赚这些。

姜玉楼满意地收下汇款单,在邮电局里把这笔巨款取了出来。

当时还引起了邮电局员工不小的轰动,接连拿到两笔不菲的稿酬,想不引人注目都难啊!

也别觉得《延河》会吃亏,就凭姜玉楼的两首诗,他们的第六期杂志卖脱销了。

没错,真的是卖脱销了。

创刊多年来,作为陕地一流的文学杂志,《延河》每期都能卖六万册左右。

可是这一次,不到一周时间,六万册就已经售卖告罄了。

延河文学月刊社。

“社长,全国各地的邮电局都在增加订单,我们这期的《延河》卖得太好了!”一名编辑高兴地说道。

雷乐,延河文学月刊社的社长,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以及编辑工作,今年年初成为延河文学月刊社的社长。

在延河这么多年,这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好事。

雷乐奇道:“咦,这次怎么了,咱们的杂志怎么卖得那么好?”

“据各地邮电局和新华书店的反应,这次《延河》之所以卖脱销,是因为两首诗!”

“什么诗威力这么大?”雷乐更好奇了。

延河是以诗歌为主的杂志,但也没有说哪首诗有这么大威力。

主编孙虎眼前一亮,连忙问道:“你说的两首诗是不是《山木》和《十诫诗》?”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793/3793633/1779762.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