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新房建好啦
新房子位于村子中部,距离书院不过隔了两栋农家院。
村子里难得发生一件大事,不少人都聚集在新房子门口凑热闹,看见宋姣姣都乐呵呵地打招呼。
“东家来了,你家新房子起得真气派。”
“当然气派了,这可是老刘师傅父子一块建的,两位师傅手艺极好。”
“盛娘子搬家的时候记得说一声,到时候咱们都去帮忙,顺便参观一下,长点见识。”
“没问题,到时候盛家摆上几桌,烦请诸位赏脸。”
“放眼整个祁县境内,可没几户人家能住青砖瓦房,看着比书院还要气派呢。”
“只要跟着工厂踏实干,未来咱们都能住上青砖房。”
宋姣姣一路走,一路跟村民们聊天。
气氛可谓十分火热。
盛三郎在一旁默默观察,忽然间有些明白那日大哥的话。瞧瞧他大嫂说话的艺术,只要她愿意,能将所有人哄得十分高兴,从上到下没一个不喜欢她的。
这股热闹也吸引了书院里的贵人,老王爷身披白狐裘,一身贵气逼人。
随着他走近,喧闹的气氛瞬间针落可闻。
宋姣姣上前盈盈一礼。
盛三郎则拱拱手:“先生来了。”
老王爷虚虚抬手示意两人不必多礼,“听说盛家建好新房,老夫来凑凑热闹,顺便讨杯酒水喝。”
盛三郎诚惶诚恐道:“先生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快请。”
老王爷睨了他一眼,心里悱测:盛家怎么一个个都跟人精似的?鼻子冷哼了哼,负手率先大步走了进去。
留下盛三郎疑惑地向宋姣姣发出求助:他是不是惹贵人生气了?
宋姣姣摇摇头。
盛三郎依旧有些忐忑。
一旁的暗卫轻拍了下盛三郎的肩膀,提点道:“主子并未生气,快去准备点瓜果点心,比如炸土豆条和香辣空心泡泡干。”
盛淮安前途不可限量,与他家人行点方便,举手之劳,还能落得他记好,何乐而不为?
宋姣姣:“……”
原本播种之后仓库里还剩下三十来斤大土豆,都被盛淮安送去书院孝敬贵人了。她以为贵人喜欢土豆泥,或者用土豆来炖肉,万万没想到他老人家年纪大了,竟然喜欢上垃圾食品!
盛三郎眼眸发亮,“多谢兄台。”
新房子是个三进的大院子,每进院子都是正正方方的四合院房型,正厅与后院之间隔着一个小花园。说起花园,其实就是个池塘,夏日栽种荷花,秋日还能收获莲藕,雅观又实用。除了花园,后面还有一个农家菜园子,方便老钱氏心血来潮种点菜、饲养鸡鸭。
菜园子靠近厨房,东南角还有个小门,一打开有条小路直通工厂,小路两旁是工人们的住所。
如果二房没有搬出去,三进的院子刚刚够一大家子住,如今却显得有些空旷了。
参观完房子,众人回到前厅。简单地用过点茶点,紧接着聊起正事。
“近两月一共建造筒车十座,犁耙技术售卖于十三个县,盈利一千二百两,按照事先约定的分成,盛娘子两成利,先生四成利,刘家四成利。”老刘头极有眼色地先将账册递到老王爷跟前,紧接着示意儿子将三袋银子拿出来。
老王爷拿起账册一瞧,诧异地扬眉:“犁耙这么快就在丰州城境内大面积推广使用了?”按照他的猜想,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老刘头解释道:“木匠间专门有联络方式,大家伙只要瞧见犁耙的价值,便会争先恐后地拿下犁耙代理权。至于筒车……近年来天灾不断,筒车能把水灌溉到更远的农田里。为了明年开春顺利播种,附近不少村子都赶紧预定。说起来,还是靠工厂的工人们口口宣传才能达到如此奇效。”
说到这,老刘头自豪地捋着胡须,“刘家班从原来十人扩建到三十人,不仅如此,每个村子还雇佣村民们开垦沟渠,好多人都能赚到钱。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就会购买东西,商贩逐渐增多,如今芙蓉镇远比半年前繁荣多了。”
宋姣姣明白这是蝴蝶效应,表面上看起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芙蓉镇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筒车带来的功劳,大头来自于工厂。
工厂建立后工人们每月都拿到固定工资,周边百姓们因为出售黄豆手里有了钱,便会产生消费。嗅觉敏锐的商贩们发现各种商机,增加商品多样性,最后城镇就会变得越来越繁荣。
老王爷显然也是想到这一茬,忽然提问:“工厂明年会扩招吗?”
工作岗位增多,经济才能迅速发展。
机会来了!盛三郎拼命冲宋姣姣使眼色,示意她抓住机会。
宋姣姣果不负期望,故作苦恼道:“工厂扩招发展有两个三限,第一周边黄豆储备不足,如果向远处进货成本太高了;第二村里路太破烂,别说商队了,就是寻常小贩很难会寻到此处;第三,七排村人口太少,发展不起来。”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宋姣姣故作艰难地蹙着柳眉,一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模样,愁得不行。
老王爷冷哼一声,再次怀疑宋姣姣会不会知晓自己的身份?其他两条都好说,第三条往七排村迁入人口,此等大事,他一个籍籍无名的“教书匠”哪有能力插手官府之事?
“你昨日不是宣布福利,让员工可带家属入驻七排村吗?若是被有心人往上报,够你喝一壶的。”
古代人口数量象征一个村的繁荣程度,于村长而言更是大功一件。宋姣姣名目张胆地挖人,村长们岂能放过她?
宋姣姣心下一紧:“是我思虑不周了。”她将现代企业那一套福利搬到现代,却忽略了大昭朝本土国情。想到此,她连忙狗腿地给老王爷斟上热茶。
见她认错态度良好,老王爷端起茶杯缓缓啜饮,“此事我会帮你摆平,下不为例。此外,我投资五百两修路,这路一定要修得又宽又好。黄豆的事情不必忧心,让聚丰楼的廖掌柜帮你收购。”顿了顿,他屈起手指敲了下桌面,肃声道:“但我有个条件,两年后七排村必须成为祁县第一村。”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815/3815696/896933.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