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章节目录 > 第92章 都说了是太宗遗风

第92章 都说了是太宗遗风


“十五万人马就这么活生生的给了?”

“他要,你就给他了?”

项羽喃喃自语,一脸的震惊之色。

想当初,老子何等英雄好汉,却也只是率八千江东子弟起家。

打了这么多年,几次不是以少胜多,勉力战胜之?

十五万的精锐啊,要是给我,这天下未必不能提前安定。

【我们之前提到过,安史之乱前的大唐是多么的富强和开放,他积极对外开拓的脚步也从未停下。

大唐真正的名将名帅们有都在大唐的西部边陲重镇建功立业着。

关于安史之乱,有太多的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了。

来自安西都护府的高仙芝、封常清,陇右诸道的各部名将名臣如王忠嗣、哥舒翰、郭子仪、高适等。

他们无一不是平定叛乱的前锋大将,无一不是镇国安邦的名将,无一不是开拓建功的先锋。

例如高仙芝,安史之乱前,他为安西都护府,负责陇右道及安西都护府下属重镇对边塞的镇守。

公元八世纪前期,一个新生的帝国充满了勃然生机并迅速发展着。

它在半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以宗教加以统一思想、控制全国和新占的领土。

这个国家从建立开始便以“传教”为目的,野心勃勃的四处扩张。

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等都成为了它的手下败将。

这样一名冉冉升起的新星,一时风光无两,他站在世界的顶峰,毫无疑问是这个时期世界的新贵。

当它统一中亚、吞并北非和地中海一带后,这位新生的老虎将自己的目光对准了遥远的东方。

在那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强大帝国,它已经号令了这个世界长达百年,它的富裕让丝绸之路沿岸的国家都有所耳闻。

它的艺术让贫瘠的中亚沙漠生出绿树,它的丝绸让帕夏的子民为之疯狂。

大食,一个崛起于八世纪,并将会称霸了世界长达百余年的国家,正在冉冉升起。

大唐,一个引领世界风骚百年,强大已久的、正在走向腐朽衰落的世界级帝国。

恒罗斯之战,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一场东扩的新生帝国大食对西拓的老牌帝国大唐发起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大唐主帅是高仙芝,这位出身于高句丽贵族的大唐名将,虽败犹荣。

以十分之一于敌方的兵力,伤敌三四,自损六七。

三万战二十万,而战阵不乱,大挫敌方。

对于这样一位阻挡大唐西拓脚步的敌人,大唐以往的态度自然是征而灭之。

高仙芝也是如此想的。

他收拢残军回返龟兹城,准备召集诸国王军和大唐边军,再战于大食。

很可惜,他不知道,这一次回去,回的不是龟兹。

下一场战争,战的不是敌国。

他被一道紧急的勤王诏书号令,带着安西都护军回中原平叛。

而他这一去,再也没能回到他的安西。

而他也没有死在叛军之手,最后被李隆基冤杀!】

“冤杀?”

“确实是存在这种情况的,朕看那李隆基晚年不只是昏庸糊涂,更不像是一个正常人啊!”嬴政不屑的冷笑道。

这样一位战功卓著的边镇大将,被冤杀而死,嬴政一点都不惊讶。

秦国灭赵,也只是略施小计,便让那昏庸的赵王撤掉廉颇李牧,换上了不知战阵的赵括。

“这些都是朕的大唐忠臣良将啊!混账李隆基,杀我良将,真是可恨啊!”

李世民咬牙切齿的骂道。

“本该守卫我大唐社稷,建功立业、名芳百世的将军们一个个都这样窝囊的死去!”

杜如晦接话道:“或许大唐衰落而至灭亡,也正因这安史之乱而做大地方吧?”

一个个拱卫朝廷的支柱倒下,失去了爪牙的狮子,还能让周边的豺狼恐惧吗?

恐怕狮群里的那些小崽子们,也要眈眈盯着那个位置吧?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必然的,可以说没有安禄山,也会有王禄山、张禄山......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已经积病已久的大唐早就如履薄冰。

在经济方面,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  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

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

例子虽然是杨氏一家,但这也反映了当时整个统治集团的腐朽奢侈。

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有功也不应如此挥霍无度啊!”刘彻感慨道,自己虽然晚年是奢靡了些,但也知错能改,始终没有犯下大糊涂,一个劲的莽下去。

他爷爷当初也开创了与百姓小康的盛世,自始至终也从未骄傲自满,至终也是俭朴如此。

【在阶级矛盾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李隆基统治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

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

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此外,西北派节度使哥舒翰与东北派节度使安禄山之间,也素有裂隙。内外交错,使唐玄宗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君与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

关于阶级矛盾,举例这些大人物们大家也许不太有兴趣。

我们来讲一个都认识的人物的故事。

杜甫,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爱国诗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诗称圣的存在,一位一生都拥有着崇高理想的人物。

出身于京兆杜氏,因早年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京兆杜氏也没有了唐初及以前弘农望族的名望和规模。

杜甫一生举仕不第,我们知道他才华横溢,那他为什么一直考不上呢?

其实杜甫考上了,但是他参加科举考试的这一年,唐朝发生了一个大事,这个典故甚至还成为了一个成语,用以形容奸臣当道。

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天下士子,只要精通一艺,便可到长安备选。

此时李林甫就开始担心起来了。

你说,他一个大宰相担心什么?

李林甫啊,他担心会有士子在对策时指斥自己的奸恶行为,毕竟他做的那些事情可谓是人尽皆知了,和明朝嘉靖时期的严党、隆庆时期的徐党、天启崇祯时期的东林党,这都是一样的。

于是他便对玄宗道:“这些士子都是些卑贱愚聩之人,恐怕会胡言乱语扰乱圣听。”他建议让郡县长官先对士子加以甄选,将其中优秀者送到京师,在御史中丞的监督下,由尚书省覆试,将名实相符者推荐给皇帝。

唐玄宗此时早已荒废朝政,每天只是耽于享乐,沉湎酒色之中,他直接同意了这个要求。

最终,送到京师的士子被考以诗、赋、论,结果没有一人合格。

虽然李隆基已经彻底摆烂了,但是这么离谱的事情发生了,他还是要过问的。

“咋回事啊小甫子,这么怎么一个人都没录取呢?”

“不是啊陛下,您听我狡辩,哦不,听我给您祝贺!”

李林甫便向玄宗道贺,称民间再没有遗留的人才。

参加考试的那些人没一个本事行的,本事好的早就加入了朝廷。

可以说,李隆基这个太宗遗风确实是遗传的可以。

贞观年间,李世民曾言:天下才俊尽入吾觳中。

以此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只要你有才能都能在贞观得以发挥任用。

天宝年间,李隆基经典复刻:野无遗贤。

也算是与二凤的典故承上启下,对称了不是?】

“这个蠢笨如猪狗的夯货!”

李二凤破口大骂道。

什么混账东西,居然被人这样子明目张胆的诓骗都不知?

这也配和朕相提并论?

太宗遗风就遗传给了你这个?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971/3971126/19177922.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