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河北惊变
“天宝。”
“一定会比旧历更好!”
天幕忽然的一声歇斯底里的低呵声将各朝正在沉浸于两晋丧乱情绪的古人们的情绪又拉回到了天幕上。
“这是我大唐的服饰?”李世民看到天幕上那个身着龙袍的皇帝喃喃道。
“看着装应该是我大唐的皇帝陛下了,”房玄龄接话道,“知道了现在天幕在放着我大唐,却不知这是哪位皇帝啊!”
“这天幕说的是意难平吧?朕怎么有种不祥的预感......”李世民忽然想起来了天幕正在播放的视频主题以及前面出现的几个朝代的画面。
大隋。
杨坚:“这是哪个朝代?莫不是我大隋后面的朝代?”
开元时期。
唐明皇李隆基此时有种不祥的预感,他虽然不知道天幕上放着的那个扮演皇帝的演员是谁,但是,他可是知道,正准备换年号的他已经想好了下一个年号是什么了......“天宝”!
“莫非朕的天宝出现了什么意难平吗?”李隆基道,“这个皇帝莫非是朕吗?”
此时的他正在寝宫中与最喜爱的杨贵妃嬉闹,杨贵妃回答道:“陛下的大唐天俾万国,长治久安,如果四夷宾服,怎么会是陛下呢?”
“哈哈哈,爱妃说的是。”
李隆基是知道他的大唐所隐藏的疾痼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统治着诺大帝国的他逐渐的开始力不从心,后来开元贤相们的或是去世,或是辞官告老,这位早年英明睿智的帝王现在只想安享晚年。
朕努力了半辈子,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李隆基心里仍存在着不安。
“你真的看不见吗?四郎!”一位与皇帝同样苍老的官员跪在地上道,“你是怎么了?”
“你老了吗?四郎!”
“我们要二十五岁的四郎回来!”
这位官员更加的情绪激动,他在声嘶力竭的呐喊,似乎是在为了唤醒自己沉溺于功业乡的皇帝。
而皇帝,只是低头不去看那位怒骂自己的官员,低头看向别处。
他紧紧皱着的眉头显然并没有说是听不见官员声情并茂的进言。
【公元712-741年,开元盛世】
【公元755-763年,安史之乱】
【公元755年,马嵬兵变】
【李隆基,这位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的大唐皇帝,也同样将强盛的大唐帝国带入了无法挽救的深渊。】
【网友说:
“如果玄宗早死三十年,历史会如何评价他?”
“玄宗早死三十年,可与天可汗掰手腕。”
“哈哈,天宝!”
“玄宗如果真的早死了三十年,会不会是另一个宣德一般的遗憾?”
“其实这里戏里说错了,应该是三郎,李隆基行三。”
“玄宗,玄之又玄,对于这位帝王,估计这个谥号足以说明一切了吧。”
“千古半帝李隆基。”
“李隆基,典型的前明后昏代表者。”
“开元盛世啊,那可是数遍华夏封建史上最巅峰的盛世时期。”
“但凡看看盛唐时期的诗人对盛世大唐的描写,就知道玄宗有多该死。”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此时的宫内安静的如一摊死水。
李隆基面色阴沉的看向天幕,旁边的杨贵妃离得远远的,生怕这个时候触怒到了李隆基的逆鳞上。
“果然,朕的大唐还是没有解决那些矛盾吗?”
李隆基内心有些悲愤,天幕上的来自后人的各种评价对他来说如锋芒一般刺在了他的胸口。
千古半帝,多么可笑的评价。
自己一手把大唐带上高山,又亲自将大唐推入深渊,庙号玄宗。
“难道朕就没有享受自己治理的盛世的权力了吗?”
......
“混账!”李世民看到这天幕放着的居然真的是他的大唐后,顿时怒从心生。
对于天幕前面的夸赞他不是没有看见,大唐盛世,这固然值得高兴,可这天幕视频放着的是意难平啊!
还有什么比李世民亲眼看到煌煌大唐,居然坠入深渊来的更生气?
他想应该没有了。
“怎么当的皇帝,这混账儿孙,简直是丢朕的脸!”
“看见天幕怎么说了吗?早死三十年就是个好皇帝!好啊好啊,这可真是好评价啊!玄宗,玄宗好啊!”
贞观群臣此时沉默不言,玄宗做的就算再差,那也是大唐的皇帝,没有李世民的允许,他们是不敢随便乱说的。
就算李世民让他们说,他们也不敢乱指摘的。
......
“宣德?”朱瞻基愣了一下,这不是自己的年号吗?
刚刚天幕上说早死三十年,玄宗会是个好皇帝,怎么又说早死三十年是个像宣德一样的遗憾。
难道朕早死了吗?
朱瞻基一下子心里就有些慌乱了。
......
【“后世万代将会记得......”
“大唐是由你四郎而衰。”
“此罪名,你就自担吧!”】
天幕上的大臣在说完了这一番肺腑之言后,只留给了观众一个李隆基的背身,那是一个人面对着璀璨盛世长安,然而在灯火通明的大明宫内,他的背身却是一片黑暗。
这就已经在向观众作出隐喻,在这盛世下所隐藏着的危难。
老年李隆基的背影看着是如此的孤寂、苍老与萧索,与他面前的这盛世的王朝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面转动。
【香积寺之战】
【那些曾经英勇抵御外族入侵的大唐好儿郎们,尽数死在了香积寺。】
【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支部队没有将他们的武器对准外族,儿郎们没有踏上征讨蛮夷的战功之路,他们尽数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中。】
【香积寺之战,大唐四十万精锐沦丧。】
【这一支被称为冷兵器时代巅峰的部队,曾跟随太宗皇帝一统天下,曾历经在军神李靖、名将李绩、薛仁贵、苏定方、侯君集、高仙芝等名将时代灭国无数,战功炳赫的大唐军,最终消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
河北惊变,渔阳鼓动,一场席卷了大唐三百二十八郡,一千五百五十七县的叛乱从河北爆发。
公元756年,
天宝十五年,叛军相继攻克东都洛阳、国都长安,李隆基出逃成都,太子李亨继位。】
【公元763年长安被吐蕃攻破,代宗东逃】
【自此,这座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长安,与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大唐,迎来了他的至暗时刻——国都六陷,天子九迁。】
【网友说:
“能打败一半唐军的,只有另一半唐军。”
“正规军正名之战。”
“最悲惨的是,香积寺之战后,大唐将士眼睁睁的看着回鹘劫掠长安。”
“劫掠的不是长安,当时答应回鹘的确实是只要参战胜利后劫掠长安三日,后来是太子跪在了回鹘骑兵面前,恳请他们为大唐保留脸面,改为了劫掠洛阳。”
“香积寺回鹘等边疆少数民族出兵的答应条件就是允许劫掠长安三日。”
“李隆基要是真的早死那肯定历代帝王至少排前十的存在。”
“没有任何战法,没有任何兵诡战阵,有的只是最精锐的步卒互相攻伐,一战葬送大唐的国运。”
“李隆基真是该死啊,无法想象晚年的李隆基和早年的他是不是同一个人。说真的要不是他瞎指挥,哥舒翰、高仙芝,这一个个安西都护府的大将军早就平定叛乱了,结果他非要微操,导致高仙芝哥舒翰枉死,大军尽没,这才出逃长安。”
“所以说,李隆基早死对大唐、对天下、对谁都有好处。”
“大唐的衰落是固然的,但最可惜的是安史之乱后,诸夏文明再也没有出过葱岭了。要知道恒罗斯之战,高仙芝率领2w大唐安西诸国军和少数安西军对战阿拉伯帝国20万,后来双方互相增援,三万对阵30万,高仙芝付出了伤亡阿拉伯十一万,大唐伤亡近两万的代价。
由此可见大唐当时的军队战斗力和高仙芝的能耐。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该青史留名的将军,正当他回到安西都护府准备再点兵抵御阿拉伯的入侵和继续向西扩张大唐的影响力时,安史之乱爆发了。
高仙芝等一众安西名将被调往中原,最终陨落在了那里。
而华夏后面的朝代,也再没有一个出葱岭宣扬华夏文明的影响力的了。
中世纪的世界史,从这一刻起,变成了阿拉伯人的历史。可悲,可叹,可真该死的唐玄宗。”】
......
此时此刻的大唐宫庭禁内。
李隆基在他那张奢华的大床上阴沉着脸。
原本以为自己躺平留给太子慢慢解决的问题居然在自己的晚年集中爆发了,欺天啦!
还让不让人安享晚年了,朕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居然欺朕晚年脑子不好使!
“着令诸部宰相进宫商事。”李隆基道。
“喏。”高力士奉旨。
李隆基虽然趋于躺平享受奢靡的人生,但却不能忽视,这是一位曾经军事上出葱岭,再立都护府,政治上兵变武则天、斗倒了太平公主、下台了韦后、敢打敢杀英明睿智的李家三郎。
“爱妃,你召书记官继续记录天幕上所讲的事情,朕现在要先忙起来了。”
历史上杨玉环不只在她美貌与音律、编舞上的非凡折服了这位帝王,她的学问、见识与在武惠妃去世后,心里空落落不再信任任何后妃的李隆基,唯有这位武惠妃的儿媳能走到他的心里。
杨玉环自然是极为聪颖的。
她明白李隆基要去做什么,且不会阻拦。
她现在的生活所依靠的就是李隆基,如果大唐坠入了深渊,她身为这个国家地位最尊崇的女人,面对战争的结果自然不会多好。
......
能够以两万人马打成这个战绩,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算上增援后,三万对阵三十万,能够自损近两万,伤敌十余万的战败且兵将不溃散足以证明这位将军的能耐。
“这是朕的大唐名将啊......”李世民对天幕的讲述怔住了,几欲吐血。
这种名将,才是国之柱石啊,居然被这玄宗皇帝亲手送死,本来一场能迅速平定的叛乱,愣是被这个玄宗皇帝各种骚操作不断葬送了大好局势。
李世民朝着光幕徒劳的抓了几下空气,整个人的气势都颓然了下去。
随后,他又是满腔的怒火:
“这天幕上的后人骂的好啊,如此子孙,堪称国贼!”
“既昏又庸,居位窃国,他难道不知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吗!”
“这样的皇帝误国误民,妄称朕的儿孙,简直是大唐的耻辱!这是李氏的耻辱!”
殿内众臣沉默不语,这个时候的他们是插不进去话的,不说这玄宗皇帝离他们有多远的年代,就说这玄宗也算是大唐的正统天子,这可是皇帝的家事。
他们能跟着李世民一起抱怨几句,这还行,但是像李世民那样直接破口大骂,或者这时候接李世民的话茬,那可真是不要脑袋了!
你没看,一向敢于进言的魏征此时都没说话。
魏征:我只是头铁,我的脖子还是一刀就能砍下去的。
......
“二哥,三万对三十万,如果让你来打会怎样?”张飞看着天幕,心中不服,区区蛮夷居然都打不赢,这群后人的武德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我二哥襄樊之战,威震华夏,区区什么伯,那不是手到擒来,手拿把掐,易如反掌?”
关羽斜了张飞一眼,道:“关某不知这蛮夷军力如何,但看天幕称其为和大汉一样的帝国,想来是不弱的。只是可惜这后世的儿孙们,要在这乱世中受罪了。”
孔明没有说话,他对刚才天幕中出现的唐军武器很感兴趣,尤其是那香积寺之战中,大量精锐的唐军,他们的制式武器不愧是被称为冷兵器巅峰。
既然有刀枪弓弩等被称作冷兵器,那一定还有热兵器,不知道火箭算不算是呢?
孔明心里摇了摇头,没有去想太多。
他能把天幕上那一闪而过的陌刀、明光铠、弓阵、步阵等给记住并且在大汉模仿出来,那么他们的大业就会更进一步,想到这,他拿着笔的手临摹的更快了。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3971/3971136/19178007.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