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吧无错小说 > 退位让贤最新 >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地改革,开启!

第二百五十五章 土地改革,开启!


“本朝田地,分为官田和民田。”

“天下初定,陛下便制定了以官田为主,民田为辅的基本国策。”

“其策有五,一为没收前朝官田和豪强地主的田地,按官民之分,或赐给有功之臣,或出租给百姓。”

“二则‘永不为奴’,即禁止地主以债务或其他方式逼迫租户成为家奴。”

“三是“永不加赋”,规定每户每年只需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粮和劳役,不得随意增加。”

“四是“永不移徙”,凡百姓有耕种田地,除非犯罪被判流放等刑罚,否则,官府不得强令百姓迁徙。”

“五为“永不卖地”,即禁止民间百姓随意出卖田地,以防止土地兼并。”

……

东宫。

送走朱棡之后,朱允熥便立即召自己的一干心腹议事。

让夏原吉向他汇报起大明的土地和赋税制度。

“凡官田又分为五类,为皇田,王田,嫁田,勋田,以及禄田。”

“皇田又称内田,即皇室所有之田。”

“王田又称封田,即藩王所有之田。”

“嫁田又称公主田,用于公主的嫁妆或养老。”

“勋田又称功田,用于犒赏勋贵功臣的功劳。”

“禄田,即赏赐大臣的田地。”

……

“凡民田,又分为三类,一为自耕田,二为佃田,三为屯田。”

……

“朝廷为掌握天下土地情况,有三制。即‘田簿’制,‘田谕’制,以及‘田调’制。”

“田簿即按照户口、土地、税赋等项目,将每户的土地情况登记在册,确定田地等级,并定期核查更新。”

“田谕即按照土地的等级、产量、租金等项目,将每亩的土地情况公布于众,若有遗漏或错评,百姓亦可上告。”

“田调即按照人口的增减、土地的荒废、税赋的变化等情况,定期检查,将每户的土地情况进行调整和平衡。”

……

“为保护和改良土地,朝廷还有三项策略。”

“一为兴水利,开挖河道、修筑堤坝、疏通灌溉、防止水患。”

“二为奖耕织,规定每户必须种植朝廷规定的粮食、或棉花等作物。”

“三为禁垦荒,为防止民间百姓胡乱毁林开荒,划定禁垦区。凡禁垦区,不得开垦。”

……

朱允熥静静听着,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在此之前,他也从查阅过档案资料。

因为按朱允熥心中定好的计划,与藩王出海同步进行的,便是大明国内的土地制度改革。

藩王离开大明境内,会留下大量的田地,正好可以将其顺势分配给无地的农民,由此拉开大明田地改革的序幕。

然而,真正深入了解大明的田地制度,才发现很多事情,似乎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大明的田地制度没有一点问题。

甚至可以说十分完美。

仅仅是永不为奴,永不加赋,永不卖地等几条,简直就已经将所有的弊端和漏洞都堵上了。

水利、禁垦更是既考虑了田地的开发利用,连环境保护都提前预估到了。

一个封建王朝,有这般完善的制度,还能说什么呢?

可问题是,既然如此,历史上的大明,实际走向为何却是那般不尽人意?

很多政策到后面都变成了一纸空文,并没有坚持贯彻下去。

朱允熥闭上眼睛,仰头躺在躲椅上,身体微微摇晃,一边用手轻轻敲着椅子的扶拦。

房间里,杨士奇,姚广孝,夏原吉等人的神色皆有些奇怪。

平日里朱允熥有什么事情,都会说出来,不会瞒着他们。

但今日召他们来议事,却一直没有说,自然让几人感到惊讶。

待到夏原吉介绍完之后,屋子里便陷入了沉寂。

半晌无言。

“太孙殿下可是想撤藩之后,藩王的土地处置问题?”杨士奇隐隐有些猜测。

虽然朱允熥并没有和他们说过撤藩的事,但晋王都出海了,几人皆是心知肚明,大明撤藩已经是箭在弦上,随时都会射出。

朱允熥不置可否,道:“你有什么建议吗?”

“此事极易处理。”杨士奇笑道:“原来藩王的田地,本就出租给周围的佃户耕种,一般不会随意耕改租户,皆为永佃田。”

“如今朝廷撤藩,往昔藩王田地收归朝廷所有,继续给原来的租户耕种即可。”

“无非是王田改成了皇田,向藩王纳租改成了向朝廷纳赋税,并无多大区别。”

“殿下不必为此而忧虑。”

他顿了顿,又意有所指的接着道:“如此处置,佃户皆不变动,再为稳妥,不会因朝廷撤藩而引发动荡与不安。”

这句话可谓是大有深意。

杨士奇看出了朱允熥想借撤藩之机,对原属藩王的田地进行大改。

但在他看来,撤藩本就是极易引发动荡的事。

如果再对藩田改弦更张,风险便更大了。

一些本来就对撤藩不满的藩王,正愁找不到借口刺激下面的民众呢。

朝廷不能在此时授之以柄。

能不动的都不动,能不变全部不变,平稳过渡,才是最佳策略。

不得不说,杨士奇所言,也是老成持国之见。

只是与朱允熥心中的规划,相差甚远。

不过,听完杨士奇的话,他脑海内突然像是抓住了什么似的。

永佃田。

对。

就是永佃田!

所谓永佃田,即佃农永久租种地主的土地,世代不变。

地主不得加租,也不能转租给别人,故称“永佃”。

永佃田最早出现在宋代,至元代慢慢形成更大的规模,明朝则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永佃田十分流行。

在北方,则主要是藩王的王田,实行永佃。

永佃田分割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即地主拥有了土地所有权,而佃农则拥有使用权。

这种制度下,地主只能收取固定不变的租金,无权随意增租或干预佃农的耕作。

佃农有权依约退回、转租或典卖佃权,而田底、田面可分别转移,前提是不影响地主收租和佃农耕作。

永佃田制度对农业生产和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调动了佃农的积极性,促进了土地的开垦和农业的发展。

其次,永佃田制度保证了佃农的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的保障。

相较于原来的佃农,因为地主不能加租,不能改租,故而永佃农的地位大大提高。

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曾为争取永佃权而斗争。

此外,永佃田制度还促进了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毫不夸张地说,永佃田的出现,绝对是封建社会的一大进步。

然而,凡事物极必反。

封建社会总是有一种很神奇的魔力,能将好事,一步步变成坏事。

永佃田的出现,反而大大加快了土地兼并进程,使得土地迅速流转到少量大地主手中。

为什么呢?

原因自然是朝廷的赋税制度了。

官员和考取了功名的人等地方豪绅有减免税赋的优待。

于是,很多人干脆将自己的土地无偿转到地方豪绅名下,以此来逃避国家税赋。

他们敢这样做,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永佃田的出现和发展。

即在将田地转让出去的时候,先签订契约。

仅将田地的所有权到对方的名下,但往后要永久出租给我,及我的子孙后代,世世代代,永不改变。

并且约定好田租,永远不能加租。

如此一来,田地的所有者才会放心的将田地转让给别人。

通过使用权分离,赠送出所有权之后,田地的使用权,实际上还在自己手中。

得到田地所有权赠予的豪绅,白白得了一个所有者的名义,能收取极低的田租,也乐得为之。

反正是白送的好处,不要白不要。

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因此,类似的转让,大行其道,蔚然成风。

试想,如果没有永佃制度,那民间也就不会有这般“聪明”的操作。

因为没有该制度,则将田地转让出去后,自身的利益将得不到保证和维护。

谁还敢随便转呢?

好好的一个保护佃农利益的永佃制,就这样变成了一部分人钻空子逃税的手段。

然而,让这些“大聪明”没有想到的是,那些地主豪绅在获得田地的所有权之后,又怎么会甘心永远只收取极低极少的田租呢?

永佃制的保护也终究是有限。

特别是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经历了几代人之后。

对方总会想尽办法,使当初交出田地的后人,或被动或主动的放弃永佃。

对方毕竟是田地所有权的拥有者,天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何况,他们还是地方上的豪绅,本身的地位就比佃农高得多。

这个游戏玩到后面,大家也终于渐渐看清,玩不下去了。

但那已经是很多很多年以后的事情。

至少,在如今的“大聪明”看来,通过转让所有权,保留使用权,约定只交极低极低的租金,可以完美逃避朝廷税赋,很值得做。

老朱推翻元朝统治后,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土改”。

比如规定,凡是逃往外地的地主,其田地一律收归国有,再平均分配给还在当地的农民。

因为元末战乱频发,逃走的人非常多,这一招很有用。

一方面,人逃往外地之后,田地便无人耕种。

如果朝廷不发布政策,别人也不敢种。

因为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回来。

万一自己耕种了,结果对方却回来了,那怎么算呢?

不仅不能获利,反而惹祸上身。

老朱的政策,就是人走地收。

即使再回到家乡,原来的地契,也不认了。

田地被直接重新分配。

这一方法,让许多原本无地的底层,分得了土地。

另一手段,则是巧妙运用明初的几大案。

如胡惟庸案、郭桓案,空印案等。

特别是郭桓案,有许多地主卷入其中。

老朱便趁机将他们的土地收归朝廷所有,再分给没有田地的人。

除了重新分配土地之外,另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便是大力推广永佃制。

永佃制下,原本是佃户的农民,等于在实际上获得了土地,这当然受穷苦百姓的欢迎。

为了给天下做表率,朝廷的皇田,藩王的王田,无不实行永佃。

某种意义上来说,永佃制下的佃农,已经和自耕农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较之普通的佃农,当然要好上百倍千倍。

可老朱也绝没有想到,自己千辛万苦,花了大力气推行的永佃制,会成为那些人钻空子的漏洞,反而加剧了明朝的土地兼并。

这又是另一回事了。

至少,眼下的大明,永佃制仍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朱允熥想到另一件事,永佃制或许正是自己改革土地制度的一个极佳入口。

在此之前,他私下里曾几次探过一些大臣的口风,旁敲侧击,谈及摊丁入亩的事。

不料,却遭到了那些大臣的一致反对。

包括杨士奇都不支持。

原因很简单,丁银、里甲,均徭等,是地方官府的主要收入来源。

也是地方官府对基层加强统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一旦施行摊丁入亩,且不说田地的负担会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地方官府将失去控制管理户丁的动力。

国家对人口的管理将由此而失控,埋下极大的祸患。

朱允熥深知此事牵连太广,也没有再多说,便哈哈一笑而过。

此际,听到有关永佃田的事,却忽然发现正好是一个机会。

摊丁入亩暂时不能实行,平分天下土地更不可能,但如果换一个方法呢?

或许,那才是土地改革最佳的切入点。

朱允熥脑海内念头飞转,笑道:“你说的不错,就这么办。”

杨士奇听到此言,顿时大大松了口气。

他唯恐太孙殿下借此搞什么改革,惹出事端。

眼下朝廷的变革已经够多了,凡事还是一步一步来为好。

“藩王全撤之后,皇田的数量激增,还需要加强管理才好。”朱允熥话锋一转,道:“皇家无私事,以后皇田皆由户部管理,宫中不再插手。”

此言一出,杨士奇,夏原吉两人皆是微微一怔,连老和尚姚广孝亦露出诧异之色。

……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4031/4031338/18001146.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