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天下苍生!朱允熥的志向!姚广孝的选择!
屋子里有些沉闷。
外头传来一阵阵还算轻微的脚步声。
那是下人们在院子里忙碌。
又不敢发出多大的响动,唯恐惊扰了躺床休息的吴王殿下。
只是此际屋内无音,格外安静。
外间那点轻微的声音,便也仿佛骤然被放大,清晰无比。
除此之外,还有秋虫唧唧切切的鸣叫,以及风吹过时,树木摇摇晃晃的轻呼。
姚广孝望着朱允熥,佛眸微微呆滞。
往事如烟。
当初他剃度出家,却拜道士席应真为师,修习阴阳术。
那时,他还只有十四岁。
修行无岁月。
待到经人举荐,与燕王朱棣相识时,已经四十有七。
转眼又是十年。
他都五十七岁了,早就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垂垂老矣。
头上无发,唯有颌下胡须微苍,与脸上的皱纹,一起见证了时光的无情流逝。
唯烈士暮年,仍壮心不已。
十年前与燕王初识时所说的那番话,至今仍历历在目。
却不曾想,竟从吴王殿下口中,风轻云淡的说了出来。
他是怎么知道的呢?
须知此事极其隐密,除了自己和燕王,甚至都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自己当然不可再告诉别人,燕王亦然。
那眼前的吴王,又从何处得知?
饶是道衍和尚修行多年,精通佛道儒三家,心性早已打磨得炉火纯青,纵泰山崩于顶,亦能面不改色,此际也不免心神晃荡,难以自持。
脸上神情依旧如常,唯有眸内风云翻滚,欲向吴王讨要答案。
“举头三尺有神明!”朱允熥道:“你是修行的人,应该清楚这世间的事,终究瞒不过世人。”
“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一时,也能欺骗一部分人一世,却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姚广孝仔细咀嚼着这句话,合十行礼道:“吴王殿下年纪轻轻,却能明此至理,无愧天纵奇才。”
“殿下赐教,贫僧多谢了!”
朱允熥有些好奇道:“你难道就一点都不害怕吗?要知道这件事若被告发,燕王叔叔免不得要被重重责罚,至于你,那就神仙也难救了。”
“阿弥陀佛!”道衍和尚又念一声佛号,道:“贫僧既入空门,自当四大皆空。”
“世间种种,皆为虚妄。”
“一念缘起,一念缘落!”
“万物自有定数,生死自有轮回,皆为自然之理,又岂能贪生而怕死?”
朱允熥哈哈大笑,道:“你这话可一半是佛门,一半是道门了。”
“听说你还兼修儒道,你这向佛之心,可一点都不坚定啊!”
姚广孝丝毫不以为然:“三教本就是一家,又何来分别?”
朱允熥笑道:“你刚才说自己不怕死,我却不这么认为。”
“生死之间自有大恐怖。”
“你自幼修习阴阳术,虽入佛门,学的却是屠龙之术,济民之道。”
“你后来又修儒家,你所渴望者,便是一展心中所学,方不负此世轮回。”
“可惜苦无机会,五十几岁了,仍在苦苦等待。”
“若你现在死了,那你就再没有机会实现毕生抱负。”
“你六根未净,心中有求。”
朱允熥一字一句,道:“你……怕……死!”
姚广孝平静无波的怪脸,终于浮现一个慈悲佛笑。
他轻轻道:“贫僧眼下确实怕死,但殿下又不会杀贫僧,贫僧又何须怕呢?”
朱允熥微微一愕,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呢?”
姚广孝淡淡笑道:“若殿下想置贫僧于死地,就不会在陛下面前告发贫僧后,又替贫僧求情,这实属多此一举。”
“若殿下想杀贫僧,刚才也不会讲这个故事给贫僧听,而是会直接讲给陛下听。”
朱允熥横了他一眼,无奈道:“妖僧就是妖僧,还真是什么事都能识破。你不如再说说,还知道些什么,本王有些好奇了。”
“殿下何必一直躺在床上与贫僧说话呢。”
姚广孝叹道:“此间并无第三人,殿下可以不用躺在床上装病了。”
呃……
知道自己瞒不过这位妖僧之后,朱允熥从床上坐了起来。
躺太久了确实不舒服,他趁机活动了一下身体。
“贫僧所不解者,殿下为何一定要让贫僧前来?”
道衍和尚略带自嘲道:“贫僧虽自幼有志向,然岁月蹉跎,至今仍是一事无成。”
“才学不闻于世间,智谋不见于朝野。”
“化外之人,略通佛理,辅修儒道。”
“吴王殿下乃监国之尊,以名利两字诱之,可收天下英才为己用。”
“为何要费尽苦心,将贫僧从燕王身边弄来?”
“须知贫僧既已委身于燕王殿下,又岂能再投二主?”
朱允熥冷哼了一声,道:“燕王也是我大明的燕王,同事一君,何来二主之说?”
“本王知道你跟随在燕王身旁,是想有朝一日,助他谋取天下。”
“你想好好试一试自己所学的屠龙术,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不过。”他话锋一转,活动身体的动作停了下来,望向道衍和尚那张似笑非笑的佛脸,道:“有本王在,你觉得燕王还有机会吗?”
声音不大,却果断如雷。
霸气而自信。
姚广孝沉默不语,半晌,方摇头道:“殿下惊才绝艳,行事宛如天马行空,每有神来之笔,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有若煌煌大道,浩浩荡荡而不可挡。”
“有殿下在一日,燕王绝无成事之机。”
朱允熥冷冷道:“本王可足足比燕王要年轻十八岁。”
“你若愿意追随本王,辅佐本王成事,自能一展你心中所学,济世救民,安定天下。”
“如若不然,便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本王要灭你,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
“你一心想辅佐燕王,以报当年知遇之恩。”
“可如今你所图谋之事,本王皆已尽知。”
“你再继续助他,那便不是报答他,而是害他。”
“事至如今,燕王唯一的出路,便是收起他曾经的野望,老老实实做他的藩王。”
“本王可以念在血脉亲情的份上,保他一辈子平安度过。”
“若他仍不死心,还想图谋大明江山社稷,那便是自取灭亡。”
“本王将他两个儿子留在府中,也是为了救他。”
“望他迷途知返,回头是岸!”
姚广孝又一次陷入了沉默,许久,方缓缓开口道:“贫僧还记得殿下当日在朝所作的那首诗。”
“此诗气象非凡,霸气天成。”
“其中最后一句便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后来殿下又写另一幅对联。”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此联却颇有怜悯苍生之意。”
“贫僧敢问殿下,哪个才是真正的殿下?”
他一言落下,佛眸骤然射出精芒,照映朱允熥全身,似要将他所有神情变化,皆尽收其中。
朱允熥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道衍啊道衍,亏你还是佛门中人,整日念着阿弥陀佛,难道你就忘了,佛法有云:众生平等!”
姚广孝满脸错愕,实在难以相信“众生平等”这四个字,会从一位皇孙口中说出来。
而这位皇孙,还是将来要接管大明帝国的人。
大明未来的九五至尊。
朱允熥却丝毫也不觉有什么不对,他继续道:“你可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该做何解吗?”
姚广孝再度奇怪,这句话的意思浅显易懂,难道还有什么其他解释吗?
“还请吴王殿下赐教!”道衍和尚正声道。
朱允熥走下床来,方振声道:
“秦王奋六世余烈而扫六合。”
“汉武承祖宗基业始灭匈奴。”
“唐宗以关陇贵族起家,四方征战,及至玄武兵变,方得大位。”
“宋祖出生军武之家,多年奋战立军功,至黄桥事发,才有龙袍加身。”
“成吉思汗自幼四处流离,居无定所,生活困苦,奋而图强,及至一统草原,威震四海。”
“他们出身各有不同,或高贵,或贫贱,然而最终却都取得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又或在巅峰时走向衰亡。”
“便是如今的我朝天子,我的皇爷爷,亦是穷苦百姓出身,曾是士大夫们所不齿的泥腿子。”
“最落魄之时,手中只有一只烂碗,一根打狗棍,靠四处化缘乞讨为生。”
“而如今却坐拥大明天下,富有四海。”
“今日朝堂上的满朝公卿,大多出身微末,尤以淮西勋贵为最。”
“然富贵有穷,天命有尽,昔日英雄皆成过往,当年往事不足为夸。”
“王朝霸业,帝王将相,皆有时数。”
“本王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即是自许,也是期许。”
“以史观之,凡帝王与英雄,出生各不相同。”
“谁能成为名载史书的风流人物,并无定数。”
“但天下苍生千千万万,总有人脱颖而出,写尽风流。”
“本王或许能成为其中一员,或许不能。”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并不以本王的意志为转移。”
“顺者昌,逆者亡。”
“不过天命轮转,时数变化而已。”
“唯独江山仍在,百姓还在,风流人物,便在千千万万的人民之中。”
“政权可以更替,王朝可以终结,唯独人民万古长存。”
“有人民在,便总有英雄人物,帝王将相,从中产生。”
“人民才是这方天地真正的主人,才是历史的推动者。”
“死一个帝王,死便死了,将来自然会有人继位。”
“灭一个王朝,灭便灭了,总有新的王朝重新诞生。”
“唯有人民,传之不尽,灭之不绝。”
“这天下因人民而立,世间因人民而存!”
“若无人民,一切便无意义!”
“大浪淘沙,本王虽贵为皇孙,亦是天下苍生中的一员。”
“本王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可没有写:数风流人物,还看本王!”
“今朝的风流人物,其实并不知是谁,但一定在千千万万的人民之中!”
“本王这样说,你能懂吗?”
“这世间风流,本就属于人民。”
“君王者,人民之君王!”
“将相者,人民之将相!”
“你还觉得此诗与后面对联相矛盾,还要问哪个才是真正的本王吗?”
姚广孝怔怔听他说完,那张万古不变的佛脸,已满是骇然。
“想不到吴王殿下竟有这等认识,倒是贫僧着相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惊骇之情,久久不曾褪去。
若是某个学识渊博士大夫说出这番话,姚广孝倒也能接受。
但出自一位皇孙之口,却令他难以置信。
这就是大明江山的继承人吗?
有这样的人在,他还要去辅助什么燕王吗?
难道眼前之人,不比燕王好千倍万倍吗?
他一生修佛,却不入空门自隐。
皆因怜悯众生之苦。
可一人之力,又如何救得了天下芸芸众生?
故而他才想选择一位皇帝辅助。
如果没有,那就起兵造反,自己亲手来造就一位帝王。
至于自身?他可从不曾有过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愿!
事实上,历史上的姚广孝,在助朱棣夺得江山之后,朱棣曾多次命他还俗,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却都被他拒绝了。
既使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他仍然是粗茶淡饭,布衣斋食,常以青灯伴古佛度日。
盖因他并不追求世间繁华,不爱金钱,不爱美色,不贪功名。
纵为黑衣宰相,却是上朝理政,下朝念经。
世人都道他是扰乱天下的妖僧,让天下陷入战火之中,令无数生灵涂炭。
可谁又曾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所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民生何艰?
百姓何苦?
若能得一位明君,便是世间大幸!
如若没有,那便不如反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其让天下人都一直被钝刀子割肉,痛苦不堪的忍受,直到忍无可忍。
还不如早日起兵。
纵使因此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要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要天下安定,又岂有不付出流血牺牲的道理?
至于世人毁誉,不过身外之名而已。
可若掌权者本来就是他希望看到的君王呢?
那他又何必还要去造反?
朱允熥伸手打开窗户,望向外面的天空,缓缓道:“千秋功业虽重,可最重也重不过“天下苍生”这四个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曾有人说:仁不从政。”
“可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天下苍生,又如何担得起这万里江山千钧重担?”
“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蓦然回首,望向已被震撼得神魂失守的黑衣和尚,道:“姚广孝,本王欲大治天下,使人民皆安居乐业。”
“世间无冻死之骨,天下无挨饿之人,大明无不遮风雨之屋!”
“本王要这万里江山,皆变为万里锦绣!”
“你自幼修佛法,言必称普度众生,可愿一展胸中所学,助本王成就千古未有之基业?”
老和尚双手合十,含笑道:“善!”
……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4031/4031345/18001320.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