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理想和现实
五一村的日头炽热,但老李的心更焦。最近几天,他眉头越皱越紧,仿佛这皱纹能把问题挤出个答案来。
酸野厂发展得不错,村里人都看在眼里,但他心里清楚,村子的发展隐患正一步步显现。酸野厂的原材料大部分靠外购,村民们的耕地却荒着,简直是资源浪费。
这天一早,老李推开村委会的大门,点了点头对苏小婉说:“小婉啊,咱得聊聊,村里那片抛荒地,再这么下去实在不是个事。”
苏小婉端了杯茶递给他:“老李叔,您是说东头那片地?”
“可不就是它!”老李坐下后搓着手,“你看啊,这几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地没人种,慢慢荒了。这不,现在酸野厂需要的辣椒、姜、豆角全得从外头买。可要是咱村把地利用起来,不是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苏小婉点点头:“确实,我也考虑过流转这些土地,建立酸野厂自己的直供基地。但问题是,这些地租下来,管理可是大问题。酸野厂的专长是生产和销售,不是种地啊!”
“村里人也有疑虑,怕租金低,怕地收不回来,关键还怕种不好。”老李叹了口气,“小婉啊,你有头脑,帮我出个主意吧!”
两人从原材料供应到村里现状仔细分析了一遍,发现关键有以下几点:
1. 村民顾虑:村民怕土地流转后被长期占用,失去对土地的控制权;
2. 管理能力:酸野厂缺乏农业种植经验,可能导致种植效率低或产量不稳;
3. 成本问题:如果直接雇人种地,管理成本可能会远高于市场采购;
4. 村民参与度:单纯租地无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这事儿不能硬来,得让村民看到好处,心甘情愿把地交出来。”老李敲了敲桌子,补充道,“还得让他们参与进来,种好东西!”
为了进一步了解村民的看法,老李带着苏小婉挨家挨户走访,倾听大家的意见。
村民李大爷说:“我这把老骨头干不动了,地荒着也心疼,可要租出去,要是几年后地不肥了怎么办?”
“老李叔,我家愿意租啊!不过租金得高点,不能亏了。”一位年轻妇女说道。
村民的态度不一,但共同点是担心地的归属和收益问题。
这时,刚从农业大学毕业的林晓华回到村里,引起了老李的注意。林晓华不仅懂农业技术,还带回了许多现代化种植理念。
老李眼前一亮,赶忙找到林晓华:“小华啊,你对农业技术有研究,能不能帮我们酸野厂解决这个抛荒地的问题?”
林晓华听完后,提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李叔,可以试试‘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酸野厂作为合作社的订单方,提供稳定收购价格,合作社组织村民种植,种植技术由我来指导,村民不仅可以拿租金,还能靠产量分红。”
听完林晓华的方案,老李和苏小婉认真讨论了可行性:
酸野厂不用直接参与种植,减少了管理压力;
村民既有土地租金,又能通过分红增加收入,能提高参与积极性;
林晓华负责技术指导,可以保证种植标准化,提高原材料品质。
“这个方案听起来不错,但需要村民先尝到甜头,不然不一定愿意干。”苏小婉提议,“要不先试点一块地,等有了效果再大规模推广。”
老李一拍大腿:“行!咱就拿东头那片荒地试试,先从20亩开始,让村民们看看实际收益。”
村委会很快召开村民大会,由老李和林晓华共同介绍方案。
会议上,村民们一开始还有些疑虑,但当听到酸野厂承诺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同时土地租金分季度支付后,渐渐有人点头。
“咱先试试,如果行的话再扩大!”李大爷第一个同意流转自己的土地。
很快,20亩试点地块落实,林晓华带领村民开始清理杂草、翻耕土地,统一种上辣椒和豆角等酸野厂所需原材料。
一个月后,第一批辣椒苗长势喜人,村民们信心大增。林晓华定期举办田间技术培训,村民们不仅掌握了种植技巧,还学会了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李大爷看着自家地里的辣椒苗,笑着说:“我家这块地荒了几年,没想到还能派上用场!”
苏小婉看到试点的成功,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老李叔,这步棋走对了。下一步,就看怎么把模式复制到全村了。”
尽管试点成功,但老李和苏小婉心里都清楚,这只是开始:
更大规模的土地流转需要更多资金和村民信任;
市场波动下,如何确保酸野厂和村民的利益?
如何让合作社实现可持续运转?
一个新的村庄振兴计划正在酝酿,而泗科酸野厂的未来,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续写新的篇章。
林晓华坐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手中的笔在纸上快速划动,勾勒着他的宏伟蓝图:农业集约化、乡村振兴、现代化农业发展……每一个词汇都饱含着他对五一村未来的期待。
窗外传来村民劳作的声音,苏小婉推门而入,将一杯茶放到他旁边的桌子上。
“小华,看你忙得连茶都顾不上喝,这是在谋划什么大事呢?”苏小婉微笑着问道。
“苏总,我在想,咱们村如果想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发展,必须推动土地的连片流转。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林晓华信心满满地说。
林晓华指着纸上的计划图向苏小婉解释:“如果能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建立一个连片种植基地,不仅可以配套机械化耕作,还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到那时,酸野厂的原材料供应就不成问题,村民们的收入也会大幅提高!”
苏小婉认真听完,点点头:“思路是对的,但实际操作中困难不少。农民对土地有很深的情感,很多人宁愿荒着地,也不愿出租。你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林晓华充满信心地说:“苏总,我相信只要我们能让村民看到利益,理解集约化发展的优势,他们会愿意尝试的!”
带着这份信心,林晓华走村串户,试图说服村民。
第一站,他来到村东头李大爷家,这位老人刚参与了试点项目,对村里的新动向比较关注。
“李大爷,咱们村现在试点的合作社模式不是挺好吗?如果能把土地再集中一些,规模更大,收益会更高!”林晓华热情地说道。
李大爷摇摇头:“小华啊,听着是不错,但这地是祖宗留下来的,我就怕租出去地荒了,收不回来。再说了,村里人都靠这点地养老,哪敢冒险!”
林晓华试图解释:“李大爷,地是您的,合同里会写明所有条款,租金每季度按时发放,收益公开透明,您不用担心。”
“话是这么说,但这年头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再说,真要赔了,地不肥了,咱们哭都来不及。”
这番话让林晓华有些无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
接下来的几天,林晓华走访了十几户村民,情况却并不乐观:
• 王婶:“我的地就种点菜自家吃,没多大产量,租了也赚不了几个钱。”
• 张老汉:“集中管理?能种得比我自己种的好?我不信。”
• 刘哥:“我家在外打工,地荒着就荒着吧,不麻烦。”
林晓华渐渐意识到,村民的不愿意不仅是经济上的考虑,还有深厚的情感牵绊,以及对新事物的天然抵触。
晚上,林晓华回到自己的宿舍,整个人躺在椅子上,疲惫写在脸上。他的笔记本里满是计划、图表和预测,但这些在现实中似乎一点用都没有。
“集中流转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难道是我的方法不对?”他自言自语着,陷入深思。
这时,苏小婉打来电话:“晓华,今天的沟通怎么样?村民们什么态度?”
林晓华叹了口气:“大部分人不愿意,说到底,还是对集约化农业不了解。苏总,我是不是太急了?”
苏小婉在电话里笑了笑:“晓华,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试点的时候,也是用小规模的成功让村民慢慢接受的。现在要扩大规模,肯定需要时间和更多的成果去说服他们。”
第二天,苏小婉和老李一起找到林晓华,一同分析问题所在:
信任问题:村民担心土地集中后失去控制权,或者肥力下降;
实际利益:租金虽然固定,但许多人更看重自由种植带来的灵活性;
观念障碍:村民对农业集约化和机械化的认知不足。
“晓华,你的思路没错,但推进方式要灵活些。”苏小婉建议道,“不如我们从更小的规模开始,选几户愿意参与的农户,建立连片种植的示范田,让他们看到效果再说。”
老李也点头附和:“是啊,村民都是看实惠的,咱们用事实说话,他们自然愿意跟着干。”
林晓华深以为然,决定调整计划,从“用大规模说服人”改为“用小成果影响人”。
经过几周的努力,村里终于有五户人家同意将土地集中,建立起一个10亩的示范田。
林晓华亲自指导村民们整地、施肥、种植,酸野厂也提供了种子和技术支持。
在林晓华的推动下,辣椒苗迅速生长,示范田里的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开始慢慢对连片种植产生兴趣,更多的人前来观摩、咨询。
“晓华,这辣椒种得真好,比我自己种的强多了!”李大爷站在田边感叹。
林晓华笑着回应:“大爷,这就是集约化种植的优势,有了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技术指导全都能跟上,产量和质量都不一样。”
尽管示范田取得初步成功,但林晓华知道,离大规模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的理想依然清晰:
扩大示范范围: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逐步吸引更多村民参与;
解决利益分配:用更透明、更高收益的机制保障村民的积极性;
改变观念:通过宣传和实际成果,让村民真正接受现代农业理念。
“苏总,老李叔,我相信,只要咱们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五一村的地能真正连片发展!”林晓华站在示范田边,望着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苗,眼中满是希望。
(https://www.reed81.com/chapter/4036/4036790/50985819.html)
1秒记住读吧无错小说:www.reed81.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reed81.com